11月25日清晨,新北区百草园小学、新桥小学,以及我们三井小学的师生相聚一堂。此时,在井小的录播室里,上演着一个关于祖孙之间的温情故事。没错,这正是我们新北区教研室薛辉教授在给孩子们执教《姥姥的剪纸》。薛教授独具魅力的语文课堂不仅温暖了每一个懵懂少年的心,更是让略带寒意的报告厅暖流阵阵。当我们还沉浸在姥姥剪纸的感动之中时,紧接着又是薛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一份语文“剪”课大餐。为期整整一上午的语文教研活动,薛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如何”剪裁”语文教学,更多的引发了我们老师对自己教学定位的重新思索。
薛教授用他的课堂告诉我们,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不固定,应该在不断地创新。出色的语文教学,是可以拨动每一个孩子的心弦,是可以触动每一个学生心底最柔软的那一抹温情,是可以震撼不同年龄受教者的灵魂深渊。今天,薛教授用他的课诠释了这些!
整堂课,薛校长以“一副剪纸”贯穿始终,引出“一副剪纸一个神奇”“一副剪纸一段故事”“一副剪纸一封家书”“一副剪纸一份牵挂”四个篇章。由一个“神”字牵引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由一个“拴”字牵出了祖孙之情深。在品读课文的同时,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给予学生一幅幅剪纸作品,并以此为载体启发学生想象作品背后的故事,自然而然得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祖孙之间的深情,并能赋之于笔杆,当堂创作书信,写出真情实感。
课后,薛校长做了题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剪”课》的专题讲座,恰与上节课中“剪”之精髓一脉相承,相互呼应。薛校长先是出示了几篇名家就《姥姥的剪纸》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而讲解了自身的设计思路,引出“剪”的思想。基于如何“剪”课,薛校长从学会“裁剪”教学目标,到学会“裁剪”教学内容,再到学会“裁剪”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学习活动等五方面做了具体介绍。同样是理论结合实践,有理有据。
我作为一名老师,在薛教授课堂的娓娓讲述中禁不住落泪了,祖孙之间的这份深情已经悄悄地在我们每一位听课者心中泛起涟漪,勾起了我对家中老人的那份牵挂、眷恋与岁月易逝的一种哀愁。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么!薛校长的课堂饱含人情味,却又是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缕缕春风,让孩子们的生命之花悄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