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研读、研究-----数学教研组序列报道二
精彩的课堂:3月14日的教研组活动从李志军老师“因数和倍数”的精彩课堂拉开帷幕。引发思考的故事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已有知识的储备,为新课奠定基础;环环相扣的设计,使课堂精彩、流畅;多样、原始的资源共享,为知识的掌握提供方法和依据;激烈的小组讨论,迸发思维的火花;回顾、反思、质疑,将课堂进行凝炼;游戏检测,学以致用。
高位的引领:“求原课堂”首席指导吴永军教授,就李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对求原要素中的“质疑、共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到位的解读:五位骨干老师就求原五要素分别进行解读。溯源:溯知识之源、经验活动之源;质疑:针对不同年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会辩证地看问题,会从多角度进行质疑;自能: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陈老师从基本方法、解题能力、个性学习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共生:颜老师从生活中的共生现象,衍生出数学课堂中的共生,从知识、过程、情感三方面入手,指出共生的实质就是发;高远:丁老师指出我们要突破学生的年段限制、学科界限、学习界限,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真正了解数学的价值,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最后,马老师要求大家从学生角度出发,制订出详细的规程,让每位老师都能按照规程了解学生每个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以及应该具备的素养。
今天的学习研讨结束了,可我们的探索远不止于此,我们也要群策群力、贯彻“自能、共生”,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追求“高远”的目标。
摄影:郭志芬, 撰稿:郭志芬, 审核: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