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语言贴近学生的思维
——记新北区李志军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在这凉风习习,秋雨绵绵的深秋。11月21日下午,新北区小学数学李志军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在三井小学中央花园校区如期展开。此次的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院长莅临指导。
首先是课堂教学。龙城小学的徐和萍老师执教二年级《观察物体》,徐老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从四个角度观察小猴,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在小猴的哪一面,我看到了小猴的什么?”徐老师的示范对学生的表达有了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表达更完整清晰。整个课堂生动活泼,教师的指导细致入微,学生的学习积极热情。
第二版块是基于现场的教学研讨。听完两节课,工作室的其他成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肖常亚老师代表工作室成员进行了交流,王红菊老师和方婷老师围绕着培育室的课题进行了补充发言,大家都能从课堂中体会到徐老师十分注重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能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说出想法。
第三板块是专家课题指导。领衔人李志军老师向潘院和其他成员汇报培育室课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他从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方面详细介绍课题的研究方案。接下来,潘院长结合着课题非常详细地进行指导。他和大家首先交流了数学表达能力的核心概念,强调数学语言表达,直接指向的是数学思维。结合着今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是明确目标;二是明确判断方法,找准判断的关键点,贴近学生的思维前行。”就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潘院长给出了具体指导策略:教师自身的语言要规范;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术语;从低年级开始要引导用错中方式表达;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针对工作室的研究方式给予具体的建议,“可以进行课堂微格分析;也可以同课异构;还可以一课再构”。最后潘院长肯定了上课老师的基本功,同时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语速语调和小组活动的组织方式。
不知不觉,本次活动已经将近三个多小时,工作室每一位成员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