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实验小学创建
常州市“新优质小学”工作方案
一、创建背景:
五年内常州市启动中小学创建新一轮“新优质学校”100所,提炼一百个办学特色。我们学校被新北区推荐为第一所创新优质学校。将在12月份迎接验收,2017年3月举行全区展示现场会。
二、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工作安排:
1、第一阶段工作:创建工作预备阶段:对照标准,自我剖析,自我完善(2016.8—9.1)
主要工作是学习标准,逐条对照,明确日常工作规范与要求,主动申报。
2、第二阶段工作:创建工作行动阶段:思想动员,明确目标,全员行动(2016.9—10.8)
主要工作是召开动员会议,对照标准制定学校各项管理规范,明确分工,并逐条落实到位,在过程中强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优课率及学生常规。尤其是强调创优是学校发展的手段,不是目的。创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品位,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创优工作必须从上好每节课做起,从做好每件小事做起。
3、第三阶段工作:创建工作决战阶段:突出重点,迎接验收(2016.10_11)
重点抓好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常规以及现场展示活动准备。10月和11月份区级现场验收。
4、第四阶段工作:创建巩固整改阶段,运用创建资源,落实创建中提出的建议,准备展示。(2016.12——2017.3)
三、创优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工作安排
1、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徐燕娟 副组长:陈国强、周苏明、奚峰艳、马晓明
组员:全体行政、教研组长、年级部长、备课组长
2、创建工作专业组:
课程环境组 | 教学组 | 德育组 | 材料文化组 | |
组长 (第一责任人) | 徐燕娟 | 奚峰艳、马晓明 | 周苏明、马晓明 | 陈国强 |
副组长 | 徐耀明 | 学科主任 | 年级部长、德育主任 | 朱春玉 |
组员 | 后勤服务处 | 课程管理处 | 学生发展处 | 校长办公室 |
三、各专业组工作任务及责任人:
1、课程组:重点抓硬件建设及校园环境(总负责人:徐燕娟)
课程环境组工作日程表
序号 | 项目 | 责任人 | 完成时间 | 工作保障 |
1 | 求原文化全息阅读长廊 | 徐燕娟 徐耀明 陈国强 | 11月中旬 | |
2 | 全息阅读大厅 | |||
3 | STEM教室 | |||
4 | 艺术长廊 | |||
5 |
2、教学组:重点抓教师队伍、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学科教学优课率及教学常规执行
总负责人:奚峰艳、马晓明(2016年10月、11月两次现场课堂模拟调研)
序号 | 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 | 责任人 | 时间 | 工作保障 | |
1 | 课程建设 | 各学科课程纲要 | 外聘专家定期指导 | ||
求原课程汇编成书 | |||||
2 | 教学常规 | 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 鲍书洁 李志军 苏春花 | 每月例会交流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整改措施 | |
日常教学常规有效监控 | 丁志根 鲍书洁 范玉婷 苏春花 龚磊 | 每人一天巡查 | 教导处每天一巡查,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规范(倾听、表达、课前准备、作业、整队) | 高素惠 鲍书洁 李志军 苏春花 | 学科教研组制订细则,随堂课、教研课一月一个习惯进行重点关注,进行督查与整改 | |||
学生社团工作日常管理 | 龚磊 | 活动时巡查:学生出勤、教师准备 | |||
校级交流、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建设 | 丁志根 | 一位骨干教师结对一位教师,每周听课一次 | |||
学籍管理、文书档案、业务资料 | 丁志根 | 条线责任人及时整理,一活动一材料 | |||
专用教室使用与管理 | 龚磊 | 教导处每月进行一个主题、重点关注,进行督查与整改 | |||
3 | 校本培训教师成长 | 教师沙龙 | 每月一练,年级组提前策划 | ||
校本教研 | |||||
课题研究 | 开题活动教科室总负责。理论学习按条线,课堂研究每月一次 | ||||
4 | 成果整理 | 教研精品课汇总 | 教研组长整理 | ||
社团成果管理 | 期末现场考核 | ||||
教师研究成果(论文、案例、教育故事)汇编 | |||||
校本综合实践成果 | 每月收集材料 |
3、德育组:重点抓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常规及学生综合素养
(总负责人:周苏明、马晓明)
序号 | 评估指标 | 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 | 责任人 | 完成 时间 | 工作保障 |
1 | 班级文化建设 | 班级阵地建设 | 潘文静 | 德育组出台班级阵地建设的细则,(黑板报、信息直通车、小鬼当家、植根教育、每周一诵、英语角、图书角、班级色带)每月一主题,每月一评比并改进 | |
学生岗位建设 | 吴海燕 | ||||
班级名片 | 潘文静 | ||||
2 | 学生常规 | “五好”常规: | |||
抓广播体操 | 虞乐斌 年级部长 | 体育组出台具体要求细则,行政蹲点年级,每月一重点,一反馈,班主任落实 | |||
抓大课间 | |||||
抓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 | 马银 汪丽 | 制订细则、每天评比,每月反馈 | |||
现场展示 | 学生社团现场展示 | 龚磊 | |||
校级解说员和班级解说员的培训 | 张曙贤 | 利用学生小记者社团和文学社组稿、训练 | |||
4、材料文化组:重点抓学校环境文化、学校文化产品设计和台帐资料
(总负责人:陈国强、朱春玉)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第一责任人 |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第一责任人 |
|
A1标准化指标 陈国强 | B1 | C1 | 顾启将 | B11 奚峰艳 | C26 | 李志军 |
| |
B2 | C2 | 丁志根 | B12 周苏明 | C27 | 吴海燕 |
| ||
C3 | 丁志根 | A3 影响力指标 | B14 奚峰艳 | C28 | 奚峰艳 |
| ||
C4 | 丁志根 | B15 奚峰艳 | C29 | 鲍书洁 |
| |||
B3 | C5 | 朱春玉 | B16 奚峰艳 | C30 | 范玉婷 | |||
C6 | 陈国强 |
| ||||||
B4 | C7 | 徐耀明 |
| |||||
C8 | 芮正华 |
| ||||||
B5 | C9 | 苏春花 |
| |||||
B6 | C10 | 陈国强 |
| |||||
A2 高品质指标 | B7 奚峰艳 | C11 | 奚峰艳 |
| ||||
C12 | 丁志根 |
| ||||||
C13 | 周苏明 |
| ||||||
C14 | 鲍书洁 |
| ||||||
B8 周苏明 | C15 | 吴海燕 |
| |||||
C16 | 解丽 |
| ||||||
C17 | 龚磊 |
| ||||||
C18 | 龚磊 |
| ||||||
C19 | 潘文静 |
| ||||||
B9 马晓明 | C20 | 李志军 |
| |||||
C21 | 马晓明 |
| ||||||
C22 | 解丽 |
| ||||||
B10 | C23 | 何其佳 |
| |||||
C24 | 颜素青 |
| ||||||
徐燕娟 | C25 | 徐静 |
|
迎接现场评估素材准备
序号 | 项目 | 责任人 | 完成时间 | 工作保障 |
1 | 网络材料 | 朱春玉 周元兰 张勇 | 10月中旬 | |
2 | 创建报告 | 徐燕娟 朱春玉 陈国强 马晓明 | 10月中旬 | |
3 | 夕会手册 | 吴海燕 何其佳 | 11月上旬 | |
4 | 全息阅读手册 | 范玉婷 | 11月上旬 | |
5 | 学校宣传册 | 周苏明 | 11月下旬 | |
6 | 视频资料 | 李海刚 | 11月下旬 | |
7 | 学生社团现场展示 | 龚磊 李志军 丁志根 | 12月初 | |
8 | 求原教育专辑 | 徐燕娟 奚峰艳 | 11月上旬 | |
9 | 学生形象手册 | 徐静 潘文静 | 11月下旬 | |
10 | 教师行为指南 | 陈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