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井实验小学“两难课程”研讨
道德两难困境是伦理问题的一种形式,它通常表现为不同道德规范(原则)之间的冲突或是同一道德规范内部所形成的伦理难题,使人陷入艰难选择的状况。
生活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常常会在教育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路遇乞丐,是教育孩子乐于助人,慷慨解囊,还是告诉孩子很多“乞丐”都是伪装后的懒惰者?危难面前,是教育孩子见义勇为,勇往直前,还是告诉孩子尊重生命,保护自己?家庭教育,是选择个性十足的“放养”,还是墨守成规,把孩子留在身边“圈养”?……
10月11日,三井实验小学又一次开展了两难课程的研讨活动。年轻教师刘诗思围绕家庭教育两难“圈养还是放养”,为大家上了一节研讨课。刘老师首先让孩子们一起交流了自己的周末安排,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刘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们畅所欲言,根据自己创作的“圈养、放养”漫画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最精彩的当属孩子们展开的辩论赛了,双方辩友各执己见,唇枪舌剑,出色的表现引得了在座老师和专家的一次次掌声。
课后,周苏明校长随机采访了几名学生,孩子们纷纷表示,“圈养”“散养”各有利弊,只是要注意尺度和方式,两者结合会更有利于成长。而这样一次两难问题的辩论更让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样的课堂太有意思了。
精彩的课堂结束了,但我们的研究没有止步。课后,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又针对我校“我该怎么做?”道德两难课程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我们努力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密切学生与自我、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溯道德本源,培养具有“至清、至能、至远”素养的井小少年,为学生最终形成稳定的、健康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撰文:张曙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