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求原,见贤思齐
——记“12岁以前的语文”学习之旅
这是一场内容饱满,外延丰富的活动。短短两天南京听课活动,所有与会人员意犹未尽。
择其善者而从之
本次活动全名为——全国第四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暨《人民教育》“发现教师”发布仪式。所以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也是“12岁以前的语文”创始人——孙双金先生,开篇致辞便反复强调“发现教师”。何为“发现教师”?孙双金校长以亲身实践与研究,提出四点——相信教师,天生我才必有用;解放教师,万紫千红总是春;引领教师:直挂云帆济沧海;成就教师:无限风光在险峰。
1.相信教师
相信教师,就是要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是向上的。孙双金校长指出:“教师的发展不是被管出来的,而是被发现出来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校长不应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而应该为每位老师量身定做一把尺子。只有这样,发现教师才会成为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而且,这种源源不断的发现充满了价值。
举一反三,除了校长对教师的发现,还有很多“发现”很有价值。比如同事之间的发现,师生之间的发现,家校之间的发现……带着肯定和鼓励,带着包容和大爱,发现之旅,也是每一个人的幸福之旅。
2.解放教师
有人说自由是幸福的,而自由是相对的,在有限的自由里寻求教师的职业幸福,需要——解放。
学校要解放教师的思想,让思想冲破牢笼,还要解放教师的时间和空间。孙校长吐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时说到:“教案只是教学的备忘录而已,不是谁写的越多越工整就越优秀。”这一点相信我们很多老师也深有感触,当然这不是让我们不写教案,而是更用心地写教案,是带着“为了更好地反思和进步”的信念去写教案。这样才是真正利用好时间,也从另一角度来说,是解放了时间。那么,解放空间指的是什么呢?孙校长说名师工作室就是给予优秀教师的空间,他们可以将志同道合的人聚齐起来研究探讨,使自己更加专业化、学术化。那么普通教师呢,我认为应该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定位,积极参与学习研讨队伍,稳步发展。
3.引领教师
人们特别欣赏孙双金校长,也因为他以身作则的——引领。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听完一节青年教师的课后,不是很满意,便在下一节课在隔壁班同课异构,这是事先无准备的临时课堂,却依旧是精彩的课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孙校长的“功力深厚”,更是他的魄力和对青年教师真正的引领。提及指引,不得不提北京东路小学的一项专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磨文活动。2009年的一次行政会议上,孙校长率先立下军令状——该年度发表论文20篇,否则绩效工资一分不拿。其余校长一一响应。接下来,自上而下的磨文活动开始了。成熟型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形成一个个磨文团队,互帮互助,尽心尽力,就这样,北京东路小学的老师们将一个个省市级甚至国家级奖项收入囊中。这两年,更是有刚工作一年、两年的教师便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年度新人奖。这些都要归功于校长,归功于专业写作年,归功于领导团队的倾囊相助,归功于每个人的拼搏精神。
4.成就教师
在北京东路小学,引领是自上而下的,是团结互助的。孙校长指出,学校领导的引领要在价值上引领,在专业上引领,在思维方式上引领,在为人处事上引领……很多学校不缺乏这样的引领理念,也不缺乏这样心系教师发展的领导。但也应该见贤思齐,不断反思,竭尽全力。孙校长认为,成就一个优质的学校首先要成就老师,成就教师的人生价值,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北京东路小学,每个老师有自己的教师课程。他们的课程覆盖面广,并且是基于对老师的发现。
4.1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你呢?一位老师,热爱旅行,她常常逃离繁杂的工作去世界各地,她因为迷茫而逃避。她有一次要办理签证文件找校长签字,略有不安地问:“校长,您觉得我老跑出去,是不是不务正业呀?”校长的话让她豁然开朗:“一个没有生活情怀的人是没法做一个好老师的,旅行是件好事呀。”之后,这位老师的脚步不止,并且,她不再是一个人逃离式的旅行,她的每次旅行变得欢乐、有价值。因为她的课程就是她的旅行,她享受每次旅行归来与孩子们分享的时光,也期待孩子们分享旅行的见闻……
4.2我给孩子写童谣
北京东路小学老师乐于与孩子分享旅行见闻,也乐于与孩子创作童谣。源于与孩子打赌能一天一首童谣,彭荣辉老师出版了自己的一本书——《童谣365》,而后又从一本书走向一门微课程。
在随后的优秀教师沙龙中,主持人要求参与人员选用一个关键词来说说学校的“发现教师”,几位老师畅所欲言。他们的关键词分别是:信赖、自由、尊重、快乐。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对学校有着切实的归属感,幸福感,他们的工作为了自我的专业发展,也为了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往圣继绝学
目前国内语文教育普遍存在经典教材不足、教育方式陈旧落后等问题。孙双金校长带领他的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提出“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并出版了6册以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为基础的《12岁以前的语文》的“自编”语文教材。本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儿童与国学”。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如何让孩子喜欢国学”、“如何上好国学课”展开交流。名师们利用这本教材,现场上起了有声有色的国学课。
课堂展示可谓精神大餐。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通过舞蹈、咏唱、诵读、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诵读《三字经》,《笠翁对韵》、《大学》、《老子》、《论语》,再现古人风雅的同时,也融入现代创意。老师化身为一个个激情澎湃的演说家,领读、通文、达意,让孩子们发现文言文之美,领悟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孙校长看来,国学经典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人的“精神底子”和做人的根本,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一课。孙校长介绍说:“国学经典怎么上?一个原则是兴趣为先,就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用适合孩子们的方法,例如让他们唱一唱、诵一诵、演一演,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学习。第二个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有成功感。第三个更是指导孩子的生活言行,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亲叫了你马上要答应啊,孩子的礼仪教育都在弟子规中,对孩子行为习惯起到引导导行的作用。”
孙双金校长说:“国学是培养人的精神底子的、是涵养人心灵的、陶冶人情操的,不能仅仅为应试教育为满足,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出发。现在北大清华研究说30%的孩子得了空心病,他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人生没有快乐,他不知道往哪里去,也就是价值观缺失了。而我们的国学,我们古代的唐诗宋词,都是为孩子从小奠定正确的、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立德为人的教育。”
的确,北京东路小学的国学气息,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让人感觉轻松愉悦。这种感受不空洞、不浮躁、不迂腐、不落伍,有效的国学推广,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加上教师张弛有度的教学,一切刚刚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三井实验小学拥有“求原”理念,历史悠久,师生素质佳,那么如何再向上一步呢?最近,我们学校在积极创建新优质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校本教材编写、求原课堂推进……这些都是我们在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努力成就更优质的学校的举措。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永远在路上。愿我们带着信念和幸福感继续走下去。
最后,借用北京东路小学彭荣辉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无所谓成功,有的只是坚持,往前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