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实验小学:求原课堂显成效,省级研讨展风采
------2016“数的认识”专题研讨活动
2012年12月8日,冬天里特别温暖的日子,由江苏省教研室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数的认识”专题教学研讨会在无锡连元街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和32所小学数学品质学校联盟学校的400多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小学数学教育界的盛会,在开幕式上江苏省教研室、无锡市教科院等多位领导讲话。其中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王林先生在开幕式上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指名方向,提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教育部明年将开始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界定学科核心素养。尽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还在讨论过程之中,但是,数学核心素养是指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资源,数学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是不容置疑的。积极使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素养教学的需要,使江苏的小学数学教学尽快适应素养教学的要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核心内容的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要弄清哪些内容算核心内容,又该如何加强。就数的认识来说,怎样的内容呈现和教学过程才真正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除了增加估计,几十年几乎没有变化,其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十进制计数法是否需要加强,如何加强,是否可以从2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进一步加强数的组成的教学,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的基本原理。分数的意义一定是核心内容,如何分段,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属于分数的意义,意义的教学需要深化到什么阶段,要不要让学生在五下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就能联系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进一步认识到全班人数中男女生的不同表达。这些内容中,哪些需要学生在分数的意义部分就明确认识,如果需要的话怎样展开教学。诸如此类,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由此在教学实践中小心求证。有的内容可能不需要调整,但我们研讨活动的课中也应该突出如何使内容的呈现与展开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突出如何瞻前顾后,切实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突出如何利用图形进行表征以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突出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更好地发挥数学实验的作用,使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理解数学。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课堂教学的研讨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实验基地学校的8位老师从1年级的11~20各数的认识到六年级的百分数的认识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基本概括了全部的小学数概念的内容,让听课的老师们品尝了一道丰富的数概念大餐。
在这次活动中,三井实验小学的丁志根老师执教了“整万数的人数”。丁老师借助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的过程,认识万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同时让学生体会还有比“个”更小的计数单位。继而通过分别拨3万、3百万、3千万,体会不同计数单位的数值。引导学生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数,体会“满十进一”。扎实的知识课堂、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听课者的好评。听课老师评到“十万位的引出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学生自己探索创造出来,而非教室强加,很棒!”、“学生的课堂,每一次练习都是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后,师生再交流,生生评价的基础上,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样一次去除了功利色彩,充满了研究氛围,专家引领,精彩纷呈的课堂,每位与会者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期待下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