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真实困境 开展两难课堂
——品格提升工程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范式区级研讨活动
10月24日下午,在周苏明副校长的主持下我校顺利开展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新范式研讨活动,特邀薛辉校长莅临指导课程,并得到新北区各校道德学科教师的积极关注。本次开放活动,旨在交流与分享,共同研讨,促进我校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的研究。
此次活动共分为三大板块:青年教师两难课堂展示、两难课程专题汇报、专家点评。随着师生们的有序进场,青年教师两难课堂展示首先拉开了序幕。三至六年级就“一次性用品用不用”、“外卖吃不吃”、“乞讨给不给”、“追星好不好”四个问题展开价值辨析。整个课堂按照激趣导入、信息发布、现场辩论、策略探究、价值引领五大板块有序开展,课堂气氛热烈。在现场辩论环节,辩手表现出色,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展现出新一代少先队员的风采,令人印象深刻。随后教师根据精彩的辩论内容相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上的启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将道德课堂中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接着,各校教师齐聚一堂,认真倾听周苏明校长介绍道德两难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周苏明校长以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为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讲解了道德两难的概念,从国家、学校、个人三个维度阐明了研究两难问题的价值,清晰地呈现了出现在家庭、社会、学校、个体中的各类两难问题,最后罗列了目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下阶段的目标。听完周校长的汇报,老师们对道德两难课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不仅对这样的道德教学新范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该项研究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最后,薛辉校长对此次的活动进行了高位的引领,从辩论的形式、辩论的主题、课堂的操作范式以及两难课堂的教育目标等角度进行评课与指导,细致入微,让大家受益良多。其中,薛校长结合辩论赛谈到:我们的课堂要去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让孩子学会用事实表明自己的观点,将这种推理逻辑应用到各门学科乃至生活当中,这一点让大家深受启发,再一次用更长远的眼光审视两难课程的最终目标。
至此,此次的区级研讨活动落下帷幕。通过此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我们聚焦两难问题,切实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困境,提高判断和应对能力,最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实践道德课堂教学的新范式,走向真知。
(撰稿:赵丹 摄影:赵丹 审核:潘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