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解读,版块式内容汇报
活动伊始,吴海燕老师与李志军老师就他们所研究的“道德两难课程”促进学生道德养成的实践研究与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两个课题分别进行了课题设计与论证报告的解读。
两位老师都从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分析这七个版块进行了细致地阐述。
聚焦内容,针对性指导提升
王俊老师认真倾听与整改,结合两位老师的解读,从课题名称到具体内容,王俊老师对各个版块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首先,王老师提出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老师们要注意已有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献进行研究,聚焦主流观点与核心内容。其次,王老师指出研究内容要注意系统性与内在联系性,根据研究内容来提炼研究目标。再者,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研究思路要清晰,主要呈现研究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研究方法得出研究,能用图片、表格等能一目了然清晰呈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要具体,能够相互对应。
结合问题,点拨式答疑解惑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老师们边做边思考,边思考边总结,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文献综述该如何写得具体生动有效,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该如何去点亮思维,都需要老师们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王老师就此进行了点拨式地指导。相信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获益良多。
(撰稿:张婧 摄影:刘诗思、王红菊 审核: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