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伴着春风,循着花踪,三井实验小学近90人的班主任团队在周苏明副校长的带领下于30日前往扬州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
(一)感梅岭芳华,传可法精神
30日下午研学团队来到了第一站——扬州市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极富现代化设计理念的教学楼,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最美的风景,最好的教育"。接着一行人参观了各类功能性的教室,其中充满科学妙趣的STEAM教室最是吸引眼球,开放式的教室环境适应了孩子的天性,更让孩子乐于学习。最后研学团队驻足图书馆,这里少了一些桌椅,多了一些空间,席地而坐,捧读诗书,甚是惬意。
当落日的余晖透过那镂空的墙面,当哒哒的脚步声停留在长长的走廊,当悦耳的下课铃声回荡在整个校园,研学团队告别了这所五彩的梅岭校园。时光承转,继承可法精神60余年的梅岭小学,在新时代下有了新的追求——“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世界人”。如果说留白的校园可以包容孩子想像的世界,“尚德、谋新、合作、践行”的校风便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奠基。梅岭一行,教育先行。


(二)解学生心理,办团体辅导
可亲的气质,幽默的谈吐,明快的节奏,鲜活的团体辅导班队案例……这是30日下午由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副所长张冬梅献给班主任研学团队的精神盛宴。整个会场气氛活跃,张老师强调团队辅导的优势,在"暖身,互动,分享,结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在校归属感。班主任是学校管理与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爱心与责任感是基础,教育艺术、心理技能是工具,掌握心理技能必将帮助班主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谈职业压力,做幸福教师
31日上午,趁着初春的朝阳,班主任研学团队又来到了美如卷画的扬州大学校区,在这里结识了谈笑风生的教育科学学院邰启扬教授。邰教授联系古今,以生活中的事例为基础分析了压力增大的原因,让我们科学地认识了压力与心理问题,正视教师情绪。压力的来源产生于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作为班主任,有良好的心理情绪,掌握疏解压力的正确方法是高效完成学校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一名幸福教师的必由之路。

(四)习课程理念,设求原课堂
为什么选择心理学?心理学的科学性在哪里?心理学中的知、情、意如何运用到教学中?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叶壮老师给了我们解答,彰显着青年学者的独特思维。叶老师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围绕分析与表达有关的人、如何提升表达的影响力,表达设计的靠谱流程这三方面展现了如何制定最合适学生的课程内容。会场上洋溢着笑声,热烈的讨论,叶老师给予我们的启发,不仅是重新理解了心理学这个学科的概念,而且树立了科研意识,做一位研究型的教师。

(五)拾语言智慧,体游学之旨
徐燕娟校长的到来更是给会场带来一个高潮,当我们在思考课程设计改革的可能性时,求原教育的本质追求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溯源,质疑,自能,共生,高远”不正是以学生为本吗?不正是要给学生创设最生动的课堂吗?叶老师的心理学研究为我们的备课、教学、评价打开了一扇窗,而求原课堂的打造则是实践的广阔平台。游学之旅即将接近尾声,在妙语连珠间,在奋笔疾书时,在侧耳倾听处,班主任研学团队成员有着丰硕的收获。
李雯姝老师:张教授一开始就以暖场小活动让彼此之间的距离近了,中间辅以各种各样的案例,让原本可能会枯燥的讲座变得有趣味起来。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步一步的深入,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引导学生。张教授以一个个教学设计分析为我们展示了主题班会的可行性。
袁盼老师:张老师教导我要热爱尊重一切学生。从暖场到结束,从主题班会设计与操作的分组到活动方法,从活动选择到活动内容,每一项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出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归属感。
李雯老师:邰教授讲述得清晰又自然,各个道理都融入了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明的事例,充满睿智的教授引领大家打开心灵的窗口,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老师的心田。
钱悦老师:邰老师通过诙谐幽默,集体互动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何为压力、压力来源、压力表现和压力管理,例举了很多身边发生的典型真实心里案例,体现正确认识压力和情绪,了解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找出自己的压力征兆,学习压力纾解法和自我压力管理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




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自思,故能进。扬州一行,务本求原,向往高远!
摄影:周苏明 报道:赵丹
审核: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