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三井“求原”大舞台,承载中国教育梦
发布时间: 2018-11-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2018年11月2日、3日两天,三井实验小学的校园鼓瑟吹笙,热闹非凡。中国梦名师展示活动第一场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小语届大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陈琴、姜树华、王晴、张海宏、孙庆博,以及400多位省内老师。

全息阅读,“全人”发展

“儿童全息阅读课程”是三井实验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全息阅读是一种基于儿童发展需要、基于整本书从寻找信息源引导学生经历自主阅读,合作分享,探究创造,拓展延伸螺旋式提升的阅读,指向“全人员参与”、“全时空状态”、“全方位领域”、“全形态材料”和“全方法阅读”、“全素养提升”,从文本走向生活的阅读,引领学生从低年级基础性阅读,到中年级拓展性阅读到高年级高品质阅读的过程来展开的,以追求儿童“全素养”提升、引领儿童生活学习新方式为目标的一种阅读理念,也就是一种基于阅读的教育,基于阅读的“全人教育”。稚读红楼”是我校课程教学处鲍书洁主任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展的全息阅读活动。从9月初到现在,他们一起研究了8节课的红楼,这次活动中探讨的是“稚读红楼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章节。整堂课鲍老师带领孩子们,从“我们眼中”“人物角色眼中”“作者眼中”三个视角来看待刘姥姥这个人物,旨在让孩子们能从多个视角看待人物,体会人物,让人物更加立体,从而指引自己的生活。

鲍书洁.jpg

名师风采,寤寐求之

王崧舟老师与三井实验小学六(11)班孩子为大家展示了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的诗意课堂,课后他为老师们做了一场题为《文言启蒙课的开发与实施》的讲座。他强调“文言乃儿童精神之活水”,呼吁在座语文老师要弘扬经典,拥有中华民族的魂。陈琴老师带领四(12)班学生为大家呈现了令人震撼的素读课堂《诗经·卫风·木瓜》。紧接着陈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觉盛宴《素读经典的诗教课程策略》,阐述母语教学所要穷通的五大目标——弱而能言、胸藏万卷、化识成智、母语情怀、下笔成文。姜树华老师与三(6)班孩子向大家展示了统编教材《带刺的朋友》学习过程。课后他带来了《发展思维,语文教学的最大道德》的讲座。他结合具体事例,从“聚合思维”“具象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学科该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王晴老师带领四(5)班的孩子开展了《能变颜色的手》示范课。并给大家带来了《拓展——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之花》的讲座。她从“拓展特质”“拓展魅力”“拓展类型”“拓展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个主题。张海宏老师带领二(19)班的孩子呈现了绘本课堂《我想去看海》。在《用绘本陪伴儿童成长》的讲座中,他以两个绘本研究课题为例,阐述了如何用绘本促进学生的成长。孙庆博老师与二(5)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了统编教材《狐狸分奶酪》精彩课堂。课后,孙老师给大家做了《语用视角下,学本课堂的实践智慧》讲座。孙老师师从于永正先生,课堂和讲座中都可见于老先生的思想,再现了于老先生的精彩。

陈琴.jpg

姜2.jpg

求原少年,绽放自我

三井实验小学的“求原”课堂旨在培养具有“溯源”“自能”“质疑”“共生”“高远”特质的“求原”少年。本次中国梦名师语文课堂展示活动中,学校二—六年级中的7个班级参与了此次展示活动。他们自信大方,热情有礼,展示了“求原”少年的文明礼仪;他们专注阅读,倾听认真,思维敏捷,表达清晰,表演精彩,展示了“求原”少年的语文素养!他们优秀的表现,赢得了上课老师的啧啧称赞及听课老师的连连掌声。

孙庆博老师课堂_副本.jpg

学生1.jpg

以梦为马,心之所往

此次中国梦名师课堂展示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场饕餮盛宴,让大家收获满满。

听课老师.jpg

一年级语文教师郭敏:“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若想实现中国梦,教育梦一定是重要的一环。两天以来,我们欣赏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了语文大师的独特魅力。最可贵的是,我们也在大师的影响之下,立志成为追梦之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一起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国的教育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年级语文教师包增益:名师与学子齐飞,阅读共表达一色。王崧舟老师未成曲调先有情,“月色”与“心境”呼应,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感悟“起承转合”之韵味,引发大家对“闲人”的沉思。陈琴老师依字行腔,韵字绵长,独具特色的吟诵让人眼前一亮。传承经典,启蒙教育不可缺诵也,不禁让人感叹浸润在经典中的学生何其有幸!姜树华老师的课堂生动、风趣、有效、智慧,带着三年级的孩子进行了80分钟的大课堂学习,从做游戏,串词说话到我会说、我会听、我会品和我会复述,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给学生以饕餮盛宴,也是听课老师的一场精神大餐。

三年级语文教师周莲:这两天的学习,让我们浸润在汉语文化的丰厚与美妙中,王崧舟老师的课诗情画意,“文言”两字在我们心中播下种子,文言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儿童精神之活水;陈琴老师的“踏浪读诗法”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经典诵读的窗户,原来最美的教育语言是“诗教”,最美的阅读是“经典诵读”,我们也将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徜徉在传统文化的大道上,让传统文化丰盈孩子们的心灵。

四年级语文教师金丹:这是一次拓宽自己教育视野的契机。月下悟情,争做闲人,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体现了文言的魅力,语文的大美;吟诵诗经,曲唱平仄,陈琴老师的经典素读,让声音先于义理,熟读乐于背诵。风趣幽默,智慧有效,姜树华老师的思维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飞跃;巧手辨色,思维飞扬,王晴老师的语文课堂通过拓展,让课堂开花,让生命结果;猜读绘本,激发想象,张海宏老师巧借绘本,促进儿童发展;简约扎实,灵动有效,孙庆博老师的学本课堂,让学生读得充分,学得扎实,演得有趣。

五年级语文教师黄新恬:深秋意浓,教育情浓。三井实验小学迎来了一场教育的盛宴。王崧舟老师的文言启蒙,陈琴老师的素读经典,姜树华的思维发展,王晴老师的童心拓展,张海宏老师的绘本成长,孙庆博老师的学本课堂,名师荟萃,给予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六年级语文老师秦嘉乐:王崧舟老师心平气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一节《记承天寺夜游》使在场师生沉浸在文言文诗意与意象结合的境界之中。王老师古文功底深厚,指导层层深入、善于设计问题,最后插入必要的背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感悟,去品味作者感情,不急不躁、静待花开,不用自己的理解和标准化的答案来代替孩子们的独特感受,特别善于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引领学生在一遍遍的品读中感悟诗人的心境、情怀,与诗人一起隔空对话,对月当歌!王老师的大家风范,让在场教师们深刻体悟到“小课堂、大世界”的文言教学魅力,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撰稿:王秀秀  摄影:李海刚、周苏明、徐静  审核:鲍书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