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习 新格局 新品质
——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行政例会
年末寒意浓,分享乐无穷。12月10日上午,三井实验小学全体行政济济一堂,共同思考着行政学习力的提升策略。12月,是学习之月,也是分享之月,本次例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蒲公英第五届年会“人啊人”学习分享,新学习APP学习分享,课题研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学习分享,校长引领。会议由马晓明副校长主持。
遇见 概念
PBL、GBL、PISA、BYOD……徐静老师正在解释着这些英文缩写。新鲜的词汇、创新的理念把我们带到了精彩的活动现场。徐静老师重点讲解了心理学词汇——“赋能”,她联系我们三井实验小学的特点介绍了“文化赋能”和“空间赋能”。她有一些发现:学校的校服、校标、吉祥物都是蓝色。她给了一些建议:学校的吉祥物“求求”、“原原”可以出现在校服上、校本教材上、指示牌上,可以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可以有文化衍生产品。“用设计改变教育,用教育设计未来。”
遇见 课程
李志军老师感慨此次学习之旅:眼睛亮了,思维活了,视野宽了。
张宏伟等数学名师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让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于是我们思考:课堂设计如何改进才能让学生迷恋这门课?我们要把任务做成服务,让学习融入更多的欲望和本能。
回归儿童天性——好胜。寻找孩子们中的那条锦鲤,数花生、对要求、拿奖品。回归儿童天性——好学。舌尖上的分数是什么?切出相对正确的四分之一就可吃掉这份饼干,把果汁平均分成五份就可以喝掉。回归儿童天性——好奇,关注孩子发现、猎奇和挑战的欲望。回归儿童天性——好演,把孩子变成“戏精”。回归儿童天性——好玩,利用孩子好动、玩耍、崇尚自由的天性。最后,李老师提出一点希望:教师要好学,要尊重学生所有不逾越底线的想法。
遇见 学生
吴海燕老师通过分享优秀学子的成长案例,揭示了孩子们成长的秘密——优化方法,发展兴趣,拥有支持,不懈坚持,平和心态,责任感……
看见学生,接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的理念。看见课程,理解好的课程就要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基本准则。看见教育,领悟一所学校的终极使命是为了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根本立场。
预见 未来
奚峰艳副校长和在座行政探讨了一个关键词——未来。当前眼中有未来,未来是什么?
场景的设计有未来,未来在哪里?她以问题的方式展开,用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推荐相关阅读书目,用理念进行引领……
学习从阅读开始,学习从看风向开始,学习从想怎么办开始。奚校长鼓励大家:借助学习机会,改变自己,走向未来。
分享 众生
基于“新学习”APP中的内容学习,王秀秀老师以《大单元:基于教材的读写创意课程》为题,从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大单元的现实背景,大单元的阅读框架,群文的组建和教学,群文阅读的着力点。朱丽萍老师以《专注力——优秀教师成长DNA》为题,从专注阅读、专注写作、专注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何其佳老师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超越》为题,从教师职场“沼泽地”、教师生涯的自我超越、教师生涯的自我规划、新木桶理论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从张祖庆老师个人发展曲线寻找二次发展路径——看清自己来处,想清自己的去处。
实践 提升
张志芳老师做了《求原理念下教师品格提升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讲解。基于调查问卷和课题分析梳理了前期工作。通过现状分析,明确优势和不足。分析了研究目标,阐述了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接下来的研究分工。
朱春玉老师对督导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事件、程序、要求上与以往基本一致,从今年开始,督导体系更全、要求更细。具体项目有:观摩集体活动、察看校园、随机听课、分组检查、对照标准分组检查、查看台账资料、个别访谈和调查问卷……
总结 引领
最后,徐校长进行了高位引领,她通过“悟”字总结了会议,提出了要求。
“悟”,学习力。分享者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文本的学习,现场的学习,网络的学习……,但是都有持续迸发的智慧。
“悟”,演讲力。分享者脱稿,谈自己的学习体验,把学习内化,让学习力生长。
“悟”,思维力。分享者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将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悟”,生产力。分享者是真正的思考者,从“遇见”到“预见”,从“吸收”到“发散”,学习者要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改变,接受“新学习”、迎接“新格局”、形成“新品质”!
撰稿:刘诗思 摄影:曹明娥 审核: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