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活动,是敏锐感受音乐活动和理性认识音乐意义的心理历程。而音乐欣赏教学,则是为实现这一历程而提供适宜的环境,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聆听和体悟音乐的过程。
在小学欣赏教学课堂,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明确小学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吸引学生了解音乐,熟悉音乐,进而演绎音乐,创造音乐。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种教学方式:
一、故事形式教学,拉近与音乐的距离。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了情操。使学生理解他的创作目的。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游戏形式教学,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底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但是,音乐欣赏教学毕竟不是唱游课,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教学时,还要注意将学生的活动面铺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三、表演形式教学,演绎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是将作曲家的创作真正成为音乐,是将音乐作品从音乐符号变为音乐的过程,学生将在二度创作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器乐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