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教师>>教师发展>>联盟成长>>文章内容
《幽静的山谷》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2018-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思扬

《幽静的山谷》为六年级第四单元“滔滔多瑙河”中的一首演唱歌曲(德国民歌、C大调、四四拍、弱起)。全曲运用合唱的演唱形式,分为高低两个声部。

首先,我运用了视频导入,播放奥地利唯美山歌视频,回顾瑞士山歌中的约德尔唱法,同时让学生们关注视频中演唱者所在的环境、她的演唱方法以及是否听到歌声之外的声音,(在山谷中、牧场上;约德尔唱法;山谷回声)引出歌曲《幽静的山谷》。接下来,学唱歌谱。让学生们识五线谱歌谱,讲解歌曲中节奏型和弱起。因为了解学生们的唱谱能力,我选用跟唱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们唱歌谱(先听钢琴音,学生们唱音,第二遍带入歌词,而后完整演唱)。

二声部与一声部进行合唱是教授这首歌曲的难点。二声部节奏与一声部基本一致,学唱旋律变得简单轻松了许多,由于学生们对音高、音程关系不够熟悉,我设计了一声部往下三度找音的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学生们音高关系的建立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此环节整个过程我的指导显得琐碎了一些(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例如平时上课前几分钟增加一个练习音高的活动)。在熟悉了二声部之后,双声部第一次合作,在钢琴上给出二声部旋律帮助学生进行演唱;第二次合作时,右手弹包含两声部旋律的双音,要求学生边唱边听伴奏,找到音准;第三次合作,要求学生控制并协调自己的音色音调,耳朵仔细听对方声部,做到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若效果不佳,便反复练习。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基本可以全曲合唱,学习认真,有少部分同学在第二声部找不到音高。一节课在教唱找音上面花费了太多时间,处理音色、情感无法进行,由此可见常态课加入音高训练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为教唱过程省时省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