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九月秋,井小师徒结对。越明年,师帮徒勤,仍可提升。乃再聚中央校区,启迪师智,邀陈校长莅临指点迷津。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讲座胜状,在互动环节。分小组,论评课,济济一堂,思维迸发;各有侧重,绘制导图。此则讲座之大观也,每组皆来汇报。然则听课关注,或师或生,四个小组,多关注此,细节之述,得无异乎?
教师方面,关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个人素养、亲和教态;学生方面,关注常规、语言表达、生生合作、思维提升;师生方面,关注合作、心理相融、教学相长。听此分享也,则心有所悉,然则统而概之,满腹疑惑,还需实质点播矣。
至若陈校发言,波澜不惊,笑意满盈,鼓励我们;再度发问,评课困难在?有人道,难找切入点。陈校分享秘诀,一为要想说,不畏缩,谦虚学,不挑刺,有三平,说公平、姿态平、心态平。二为要能说,听课有四到,耳眼心手皆要到;评课五关注,整体结构、动态资源、评价互动,目标达成;评课两突出,特重点要突出;评课六要素:立德树人理念新,基本素养功力深,教学程序扣环节,方法手段灵动化,教学效果要达成。
嗟夫!何为一节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陈校曰好课有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进堂出堂有变化,教师乐、学生亦乐,如鱼得水、如沐春风。徒弟再来观微课,点评更加重细节。李师、解师来助阵,谦虚勤奋齐共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己亥年清明前夕。
撰稿:薛亮
审核:张志芳
摄影:李文卓 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