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促成长,反思促进步
——记第八周龙城大道校区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小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一方面。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必备技能,更是学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真实反映。4月12日上午我们诚挚地邀请了张七中老师为我们一年级全体青年教师对于这方面的不足对症下药。
《动物儿歌》——趣味十足
这堂课在识字教学方面体现了“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孩子在具体情景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她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李老师先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再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朗读方面形式多样,以读代讲,李老师通过自由读、师生读、男女生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在读中感受到儿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多次朗读,孩子们自然就积累了很多有特点的词语,像“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结构的词语,也仿说了很多。这就是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定还要夸夸李老师的课堂激励语,每每孩子们说得好,读得好,做得好时,李老师总能第一时间予以鼓励,当一个孩子给“迷”组词为“电视迷”时,李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是电视迷吗?老师看你应该是个书迷”,学生听了倍儿高兴,这样的激励语课堂上时不时出现,所以不得不为李老师的智慧点个赞。
总之,这堂课如其人一样,真实、朴素,没有惊涛骇浪,却让人回味无穷。
《古对今》——音韵之美
.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吴老师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吴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专家点评智慧引航
对于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张老师建议:预习工作:学生素养来自于平时严格要求学生,预习工作要验收,学生做的每一件事要留下脚印、脚踏实地。板书简洁不重复,备课重点:第一课时四会字教完。二会字PPT读词语,四会字重点教音、形、义做好生字卡片。重点二备:备本课识字、备读书。上课读书指导:儿歌、识字都要有节奏,读书节奏要加快。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撰稿:文倩 审核:戴梦贤 摄影:查嘉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