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领导力,了解各学科的整体发展,反思阶段教学问题,提出改进策略,进而优化师生行为,促进师生成长,4月26日下午三井实验小学组织了一次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课程教学处颜素青主任主持。
第一板块:教学成效之——思
语文教研组长郭敏、数学教研组长冯婷婷、英语教研组长吴悦都用图表、数据的形式直观地分析了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整体情况,并指出了学科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策略。三位教研组长都认为要加强备课组建设,进一步提升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效率,扎实进行教材解读,提升教师素养及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
第二板块:提升质量之——鉴
第二个板块以无组织沙龙的形式进行,老师们通过抽签分为三组分别对三个话题进行思维碰撞,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话题一:赋能
美国著名智库“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的一项研究认为:没有什么比确保每一位学生面前有一位高质量的教师更重要。教师质量是教育系统中的重中之重。面对我校的实际:青年教师多,流动性较大,中年教师又面临专业发展瓶颈期,作为教研组备课组,如何给老师“赋能”。第一组的老师们从赋情绪之能、赋专业之能、赋管理之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话题二:脑科学
我们的使命是要让儿童更好地成长:理解儿童,信任儿童,发展儿童。脑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对儿童的学习研究有了新的发现,窥探儿童的大脑,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又有哪些影响?第二组老师认为要尊重儿童,并从师生关系的打造、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建构、课程的整合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话题三:课堂效率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怎么做?有哪些策略?第三组教师认为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既要明白课堂教学教什么,也要明白怎么教。
第三板块:目标高远之——引
丁志根副校长用“平淡中见波澜,细微处见真章”为题,先肯定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然后提出了5个转变。教师要由“权威型”向“非权威”转变;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徐燕娟校长高度赞扬了此次研讨活动,认为本次活动清晰、扎实、高位。各位教研组长的汇报体现了课程、课堂、课题三位一体;教师、教学、教研三位一体。徐校长还指出了后期发展方向:自我生长、引领团队、创新思维。
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叫成长;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相信各位教研、备课组长在成长自我的同时,定能携手团队走向高远。
撰稿:王秀秀 摄影:王秀秀 审核:王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