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中央花园校区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三)在四楼美术教室1举行,本次活动由翟天真老师主持,由各位数学组老师分别围绕阅读、沟通、技能、课例进行分享交流。
板块一: 技能成长
由周涵老师带来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分享。首先围绕点、线、圆、度量、变换、标签等方面进行基本操作上的介绍,接着以制作“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课件为例,展示了让运动轨迹呈现动态化的动画操作,以及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屏幕录制按钮等课件制作的方式方法。
板块二:读书分享
由刘佳丽老师带来《读教育理论》的书籍共享。本书涵盖了作者十二本书的读后感,在吸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摘取名人名言,借助关键词和教学实践,使书中阐述的理论生动鲜活。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作者认为爱读书和爱学生一样重要。刘老师深有感触,原作是精盐,而看云的笔记使用精盐调出大锅美味的汤。蒋逸斐老师听后受益匪浅,认为不断的自我阅读对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板块三:沟通的金钥匙
由班主任蔡忆茹老师就个人经验进行分享。她充分利用家庭学校联系本,使之成为家校沟通、打开学生心灵的好帮手。一方面,教师可以侧面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提出和反馈问题。由于全面沟通时间限制,家校联系本成为了以学生为中介,以爱为基础,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了解的正能量工具。韩光莉老师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进行了点评,提出利用家长会探讨教育思路,落实班级管理制度,并站在家长的角度,不强求、不苛责,与之保持适当的沟通距离。
板块四:课例分享
由李敏老师带来教研课《角的初步认识》的反思。一是需要选择生动鲜活的知识;二是正确把握教材,教学设计精简;三是教学适应学生的认知心理;四是教师语言需严谨规范,不犯科学性错误;五是呈现情境交融的课堂。翟天真老师高度评价了李老师踏实认真的态度和不断反思自我的思维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最后,颜素青主任为在座青年教师带来专业成长的六大技能分享。一是坚守职业要求,不触碰底线;二是掌握教学技能;三是掌握教育技能,爱学生,有责任心,做到因材管理,关注家庭、生理、心理、行为特殊的孩子;四是掌握家校沟通技能,尊重每一位家长,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为孩子着想;五是掌握教研技能,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反思;六是适应学校和时代的发展,做到课程跨界融合。活动结束之际,张志芳主任就接下来的微课比赛和学习分享,提出了养成良好的参会、学习和反思习惯建议。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新时代下的“四有”教师。
( 摄影:蒋逸斐 撰稿:宋倩 审核:张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