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座古朴的城市,每个台门都隐藏着一个故事;鲁迅,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间都镌刻着段段往事。捧起手中的课本,大声朗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兰亭集序》……
2019年5月11日,由四(1)班家委会组织的研学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四(1)班的同学们跟着课本,伴随记忆,尽情遨游于课本里的绍兴!
【三味书屋——寻鲁迅足迹】
同学们身穿长衫、头戴瓜皮帽端坐在三味书屋的课堂,跟先生一起念《三字经》、对对子、用毛笔写大字、在纸上拓印“早”字、亲手拼接乌蓬船……俨然成了一个个“小鲁迅”。课余时间,去百草园探秘自然必不可少。皂荚树依然高大,石井栏依旧光滑,正值立夏之初,桑葚渐渐变紫,菜花早已开过,黄蜂没见着,鸣蝉就更加遥远了。不过,大家伫立园中,齐声诵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顿时倍感亲切,兴趣盎然。
【古越龙山——探黄酒渊源】
绍兴,黄酒的故乡。几千年的传承、积淀,形成了成熟而特有的工艺和文化。走进黄酒博物馆,同学们感受了黄酒的历史渊源,了解了一粒米变成一滴醇厚浓郁的绍兴酒的过程,充分感知到先祖们的聪明才智。女儿红、状元红、花雕、太雕……每一种酒都承载了丰厚的文化。
花雕DIY——在酒厂工人的指导下创意描绘花雕酒坛。同学们或写或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虽然笔法稍显稚嫩,构图还不够严谨,但是态度是认真的,心意也是真诚美好的,因为它将是自己此行的纪念品。闲暇时间,同学们还不忘品尝网红的黄酒棒冰。
【大禹陵园——传民族精神】
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华夏民族的立国始祖。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妇孺皆知。从古至今,大禹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传承、普及大禹文化和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首先,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大禹享殿前列队,在司仪的引导下由周老师代表全体祭禹敬香。之后,学生代表蒋沂伦同学恭读祭文:伟哉大禹,华夏圣祖。受命治水,忘家忘我。导流入海,治水神功。九州奠定,地平天成。巍巍大禹,崩葬会稽。越中子民,缵禹之绪。水利伟业,代有成就。大禹精神,永放光芒。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改革宏图,民心所向。五水共治,英明果断。中华逐梦,民族复兴。万代功业,待我后生!尚飨。
学生代表潘睿同学带领大家共同诵读经典:
《大禹》
大禹神工著,天书五卷来。
江山多娇色,风华夕照裁。
《祭大禹》
黄河滚滚波浪翻,九曲蜿蜒十八湾。
三过家门皆不入,后人仰瞻会稽山。
随后大家一起吟唱庄严肃穆、寓意深远的大禹纪念歌。
活动中每位同学深刻感受到大禹文化的内涵,精神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最后,景区给每位同学派发了许愿牌,让大家把心愿和祝福都带回家。
【会稽兰亭 享书法乐趣】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一门艺术。兰亭,作为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从来就是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地方。同学们穿梭于茂林修竹之间,参观鹅池碑、御碑亭、兰亭碑、右军祠等优雅的景点,欣赏历代名家墨宝、各体书风。兴之所至,金砖练笔,扇面描红,无不快哉。
更衣、敬香、行礼、跳修禊舞、香薰洒身……众人环坐小溪两侧,以可乐当酒,以诗词会友,亲享曲水流觞之乐!
【特殊的母亲节礼物】
当研学之旅遇上母亲节,四(1)班的同学们早早的给妈妈们准备好了礼物——亲手绘制的《最佳妈妈证》,大声表白自己对妈妈的爱!妈妈的爱是甜甜的,腻腻的就像粽子的味道。原野旅行社也贴心地为每位妈妈准备了绍兴咸亨酒店自制的豆沙粽,祝福所有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两天的研学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完美结束。每个孩子真真切切的走进课本里的场景,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本中所诉说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再次翻开课本读到这些文章时,会更加感同身受,随着年龄增长还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每位家长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大家都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