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微风习习,阳光明媚。三井实验小学中央花园校区格外热闹,2019年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暨新教材培训”在此举行。常州市教科院、新北区教研室的专家们和各小学语文老师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新教材写作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展风采
带着对部编版教材的研读与思考,胡丹华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看图写童话”,黄新恬老师则指导三年级的同学们“想象编童话”。
孩子们都是爱听故事的,胡老师准确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从绘本故事《小蛋壳》入手,激发孩子的课堂兴趣,从而过渡到今天的写话主题。她通过四幅图片,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让人物会说话,让画面动起来。孩子们循序渐进,从一句到一段,再到一篇,有趣又有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绘本小故事。
黄新恬老师以闯关的游戏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孩子们趣味盎然,争当求原小作家。他们通过抽到的词语展开想象,给予角色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特点,放大特征,情节也变得有趣起来。同时,黄老师在课堂中时刻关注学生两种语言的转换,夯实语言之基。同学们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在游戏中畅游,在情境中创作。
专业引领向未来
区教师发展中心薛辉校长就“从写话到写作,如何架起一座桥梁”给予老师们专业引领。他结合两堂课,指出我们的课程一定要精准把握教材编排,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想象、修改这些环节,设计学习支架,让孩子们有话可写,并且从说到写,不时关注孩子语言的转化,一定要夯实学生的语言之基,争取在小语作文教学中,做出常州自己的特色。
常州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对两节课给予肯定,并指导老师们作文不是模式化的技能体现,而是需要多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的真情实感的抒发,让老师用更加细心的态度去捕捉孩子的回答,去引导孩子与众不同的作文思维。
本次培训为老师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可借鉴的一些方法,要把“纸上谈兵”化为“真知灼见”,还需要我们小语教师们“实践演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撰稿:陆惠婷
摄影:何瑜
审核:鲍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