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阅读是三井实验小学的一张名片,如何把这张名片做得更精更优?9月27日,《江苏教育研究》杨孝如编辑等一行人,来到三井实验小学和以徐燕娟校长为首的项目组成员,一起探讨了全息阅读优化方向。
活动开始由徐燕娟校长向杨编辑介绍了全息阅读的理念,从全息阅读的源起到探索轨迹,详细介绍了全息阅读从1.0版本到如今3.0版本的建设过程,详细介绍了全息阅读中的儿童成长模型建构,让每一个儿童在每一个阶段都囊括进入“全息阅读”。此外,介绍还涉及全息阅读的评价方式、理念更新、辐射带动等方方面面。最后,徐校长还向杨主编说明我们即将进行理论建树的工作,希望他能提出宝贵意见。再次过程中徐校长强调全息阅读不是一个学科的事,而是全体人员的事。
杨编辑认真倾听了徐校长的介绍,他谦虚表示,他是作为“局外人”来看三井的全息阅读,希望能带来新的视野与我们交流。他高度赞扬了学校的视野和站位,他认为三井的全息阅读有自己的品质。“全息阅读”中的阅读已经超越了狭义上的阅读,而是体现了大阅读概念,到了阅世阅人的高度。尤其是全息阅读中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的概念解读,它们不再是学校阅读的延伸拓展,而是和学校阅读并列,作为三足并列。
面对全息阅读3.0版本的架构,杨编辑和全息组主要成员沟通了该版本的优化空间。他就学校阅读领域、家庭阅读领域和社会阅读领域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尤其是在三个领域的设计上,细化了概念,优化了分类方式。他对我校主题阅读中一年级的“闻香识书”活动特别感兴趣,兴致勃勃观看了闻香识书的作品。家庭阅读领域,他提倡落实小书房建设以更好优化亲子共读环境。
关于全息阅读后3.0时代的研究,杨编辑给出了几点非常有益的建议。首先亲子共读应由学校统一规划,家庭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其次,全息阅读项目和我校特色的求原文化应链接起来。全息阅读是求原文化的一部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应当建构联系。其三,应当对全息阅读中的阅读概念进行边界划分,即学生了解世界,了解文明。从时空角度进行阅读,了解人类文明和世界。他尤其强调,全息阅读要跟社会热点相勾连,比如泛在学习,和全息阅读的联系极其密切。在学习方式转变的情况下,全息阅读的体系不是独立的,而是和整个社会相勾连的。在融媒体时代,我们的全息阅读方式也应该指向新时代发展方向,同一阅读活动可以用多种方式包括动画和游戏,调动一切资源。阅读交互方式应该也是多样的。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的阅读方式转变了,要让孩子学会筛选,有些要精读,有些浏览。同时,我们也应增强阅读的宽容度,允许孩子读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不要将阅读资源控制太紧,反而失去了很多很好的阅读资源。
沙龙活动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结束。本次活动,给后3.0时代的全息阅读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为全息阅读走得更精更优打下了基础。
撰稿:耿吉倩 审核:李志军 摄影:耿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