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且思,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三井实验小学课外阅读与教材教学的融通互进培训
秋日微凉,学不止步。10月11日下午,三井实验小学迎来了中国教育报张贵勇主编,给全体语文老师带来了一场有深度、有趣味的阅读研究的讲座。
张主编指出,对阅读的重视,是近年来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法国,哲学思辨性阅读是其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的校内人文读本涵盖文学、社会、历史作品,且不断更新……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的一部分能力要求,一个人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是随着阅读的扩大和深入而提高的。
为此,张主编从自己熟悉的阅读书籍谈起,理论结合实例,为我们深入作品选择、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
阅读能力提升,重术更应重道。在张主编看来,阅读能力培育过程中,取法乎上的原则是,别忘了学校是最重要的地方,别忘了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人。针对于此,张主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今部分学校阅读教学的几大误区,比如:1、课程设置显得随意,缺乏系统构建(被占用、变成自习课)2、阅读教室图书门类不都完善3、阅读教学往往采用语文教学方法,过度关注文本本身的解读……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今年起,义务教育段语文全部换成统编教材,新课标推行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读一篇文章,读一组文章,读一本书,教学体系中有着明确的指导和培训,老师也在努力地学习提升中。他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紧跟课堂教育节奏,是 " 把底子打正 " 的关键。
张主编对中外多本著作信手拈来,现场为与会老师开出了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阅读的经典阅读书单。张主编从中选择了一部分书目,展开了具体教学策略的展示。正如鲍书洁在总结中提出的那样,我们是看书的人,张主编是可以开书单的“神”。
一个半小时的理论加实践培训盛宴,令所有与会老师们获益匪浅。在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分享中,全息阅读的模样越发明晰。相信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全息阅读的研究火花会更加闪耀。
(撰稿:眭旭华 审核:秦嘉乐 拍摄: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