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生课堂学习常规养成,在前期进行了课堂常规序列培养内容修订研讨后,10月16日我校数学组围绕“课堂常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板块一:主课堂展示
龙大校区陈烨老师执教《6,7的分与合》。陈老师措辞富有感染力,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中央花园校区朱丽萍老师执教《认识线段》、周红老师执教《轴对称图形》两节课。她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数学。典雅校区刘露老师执教《小数加减法》和刘婷老师执教的《整数除以分数》,都能够围绕“培养学生常规”打造求原课堂。刘露老师的课堂提问具有大问题意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发言表达完整会质疑。刘婷老师的课堂则基于算理环环相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资源呈现层次清晰。
板块二:深度评课议课
每个校区有经验的教师对此次课堂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指导。陈玉老师提出学生要通过动手摆圆片,每次移一个来更好的理解几种分法。王红菊老师和毛鹤茜老师对于6与7的分与合该怎样引导学生掌握,熟练并理解既有序又成对的记忆方法给出建设性意见,每一位青年教师受益匪浅,认真记录。中央花园校区数学教师进行无组织沙龙评课,随机抽签选出六位教师就课堂常规培养进行评课议课,大家在新颖的组织形式中锻炼了自己的评课能力。随后,高岩老师针对课堂常规培养中的“倾听”习惯的培养,通过现象分析、策略培养和注意问题三个方面和青年教师们一起分享。颜素青主任对课堂常规中的“表达”习惯,就涵义、基本要求、现状原因分析和培养策略等方面向青年教师提出建议。
板块三:高位指引
陈建伟校长全程参与了我们的教研活动。他首先肯定了我们的教研组活动有主题,更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他也给出了培养建议:一:给出具体策略,由扶到放。二:制订课堂常规,注意语言艺术。三:培养学生数学表达方式。丁志根校长提出要求:对于评课,如果要上一个层次,第一个要有主题,第二个要有结构。
撰稿:徐韵香、丁琳、李海刚
摄影:徐韵香、丁琳、李海刚
审核: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