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教师>>教师发展>>联盟成长>>文章内容
三井实验小学求原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方案
发布时间: 2020-03-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海燕

一、工作室的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常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相关内容,落实“关于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的意见”文件精神,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平台,科学指导家庭教学,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校成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要达成以下任务:

1.打造一支由优秀教师团队组成的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团;

2.设立求原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开发、完善我校家庭教育课程,打造求原家庭教育课程品牌;

3.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和配合,促进家长参与教育改革,争取家长对求原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推动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家长主动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提高家庭文明水平,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富有求原特色的家庭教育文化。

二、骨干培养计划

1.对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1)每一位成员要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热心家庭教育研究。

(2)能积极认真地参加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3)能坚持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家庭教育项目研究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有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

(4)成员要乐于研究、乐于合作、乐于奉献,逐步成为家庭教育领域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出贡献。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订发展计划,明确成长方向: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室培养目标,认真制订个人成长和发展计划。领衔人对每一位成员的发展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和指导。

(2)开展多元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成员每年必须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3本以上,积极参加工作室的每一次理论学习、沙龙研讨等。

(3)强化实践能力,塑造个人特色:把思想变成行动,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与每一次家庭教育的相关活动,有针对性地实践、深入研究,彰显个人特色。

(4)外出参观考察,拓展专业视野:定期组织、优先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5)定期交流总结,督促最大成长:定期组织成员以论文、研讨会、观摩考察等形式进行经验总结,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实现每一位成员的最大发展。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1)通过本工作室两年的努力,成员能在领衔人指导下,提升个人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在各级各类的评比、展示活动中取得优良成绩。

(2)通过参与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沙龙研讨、读书活动、与其他名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促进每一位成员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有进步,有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

(3)能够共同完成《求原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三、具体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一直以来都将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合力。

可以这样说,我校家长整体素质较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也能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但家庭教育的理念尚需更新,方式方法也有待提高。我们力求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把“求原”的理念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指导家长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有技巧地进行家庭教育。

我们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

(1)注重常规管理,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落到实处。一直以来,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长学校制度,成立三级家委会,家委会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2)构建学习型家庭模式,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结合我校“全息阅读”课程,引导建立书香家庭;每学年组织优秀家长的评选,把好的家教经验进行推广、普及。

(3)搭建家教交流平台,做好家教指导工作。2018—2019学年,利用周末时间,学校举办了55场家长大学活动,高质量的菜单式讲座培训,参与面广,全面提升家长育人水平;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态势;学校重要活动,家长积极参与,增进家校沟通。

可以说,在过去几年中,我校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日益显现,家庭教育的素养日益提升,不断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推力,这为我们本次项目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策略

1.重视师资建设,夯实家教专业培训

(1)组建“三井实验小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章程,打造一支由10人组成的家庭教育团队,一方面坚持请相关专家进校培训,另一方面坚持让成员外出培训,提升其家庭教育专业水平。

(2)调研家长关注的家庭教育课题,并依据课程开发适合家长的家庭教育选修课程,借助“家长大学”平台,对家长进行培训宣讲,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2.强化家校合作,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1)坚持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相结合。一方面坚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电访、家访等与家长保持联系,注重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另一方面组织家委会参与学校工作,及时对学校工作进行意见的反馈和问题的解决。

(2)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打造家校沟通桥梁。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网站、QQ等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校沟通交流更具便捷性、实效性,打造家校沟通桥梁。
    3.开发家教课程,提升家长培训实效
   (1)打造“求原”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品牌。加大学校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功能,开发递进式、系统化、高质量的家庭教育3.0版“家长大学”课程。
   (2)完善“必修+选修+自学”的“求原”家庭教育课程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强大功能。“必修”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和家庭需要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和选择进行研发开设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自学”课程是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学校的需要通过微信平台、纸质宣传和网络推送等方式进行的,以家长自学为主的课程。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进行学生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情况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以便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2.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研究,如:求原家长大学、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报告会、小型交流会、父母征文等,促进家长教育行为的规范与优化。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科学家庭教育的实践与指导的经验,探索规律。

4.研究的主要程序:

第一阶段:项目申报,方案论证

(1)制订工作室实施方案,筹备成立工作室。

(2)制定工作室制度,规范管理。

(3)学习有关理论和实践的资料,对“家庭教育”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完善创新

(1)设计调查问卷,对全校师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

(2)带着研究的视角,组织落实各项工作的开展。

(3)加强对工作室成员专业能力的指导,组织学习活动,促进提高。

(4)定期组织研究、分析、总结工作开展情况,邀请专家指导,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

第三阶段:系统梳理,总结评定

(1)材料整理。

(2)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进行家庭教育工作室工作总结、汇报。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编写《求原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文本方式。

(2)家庭教育指导相关论文发表,文本方式。

(3)家庭教育报告会,现场汇报。

(4)项目结题报告,文本方式。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1.制度落实,规范管理

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室的建设,我们建立《求原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制度》、《求原家庭教育讲师团工作制度》、《家庭大学培训方案》、《家长学校工作条例》、《家长委员会章程》等,做到规范管理,各项工作人员配置到位,运转正常。
    2.师资落实,保障质量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热情高、责任强、素质好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主要由我校优秀教师、优秀家长,外聘教育专家、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等组成,后阶段学校将继续加大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专项培训力度,提高学校讲师团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3.学校重视,持续发展

为保证家庭教育工作室的正常运行,学校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在师资的培训上、学习条件的改善上、教学环境的创设上等一些方面,逐步加大投入。

五、工作室成员及分工(成员按首字母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任务分工

吴海燕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高级

理论研究

全面负责、统筹安排

耿吉倩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理论研究

协助做好活动通知

孔春燕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实践研究

活动策划、组织

李雯姝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家庭教育

活动策划、组织

刘燕娜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一级

心理教育

文献资料的搜集

孟祥贞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实践研究

网站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

钱琪瑶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实践研究

活动宣传

徐邢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信息技术

活动宣传

张婧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实践研究

资料整理

郑佳

三井实验小学

中小学二级

心理教育

资料整理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成员须遵守下列制度:
(一)工作室例会制度
    1.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讨论本学期计划,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项目研究内容。

2.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3.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二)工作室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年阅读3本家庭教育方面书籍,每学期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三)工作室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家庭教育研讨活动。
    2.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以网络平台交流形式为主。
(四)工作室工作制度
    1.领衔人指导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成长计划。

    2.工作室成员必须认真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学、研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有研究成果。
    3.工作室要及时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动态、专题研究、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五)工作室考核制度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工作室领衔人和工作小组负责。考核主要从思想道德、理论提高、学习态度、研究能力、辐射带动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工作目标,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