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教师>>教师发展>>联盟成长>>文章内容
吴海燕:《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3-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海燕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来分享好书。我想大家可能和我有这样的同感:养孩子是个苦力活,更是门技术活。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有些父母可以将美好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表现得像个可怕的魔鬼。那么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呢?今天给大家推荐这一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三位专家在一所家长咨询机构工作,根据十几年的心理辅导、教育子女的经验,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很多人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因此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自己的子女,于是教育孩子其实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比如: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营养品、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每颗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再如:我们怕孩子走错人生路,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应该是和孩子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所以,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书中说:“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正如这本书的题目所说——《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全书的十个篇章

全书有十课,分别是:《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父母心中的爱与怕》《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爱的逻辑与谎言》《心智成熟的旅程》。十课独立成篇,每一课都会给你一些思考。

三、实用篇——《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和大家分享我比较感兴趣的两课。其中《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一章节,我觉得特别实用。

不知道家长朋友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看到孩子作业写得不如意时,一团怒火就往头上冲了。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让你生气,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我们往往会把这两种情绪混淆。大家可以回忆下,您最近一次对孩子发脾气是在什么时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处理自己的情绪,书中给出了10条建议,我选择其中6条讲一讲:

1、深呼吸。从1数到10,尽量慢一点,深呼吸几次。因为深呼吸可以给大脑输送更多氧气,舒缓神经系统,给人更多时间思考,并快速冷静下来。

2、放慢节奏。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心烦,是因为头绪太多而手忙脚乱。眼看就要迟到,急着出门,孩子还在慢吞吞地系鞋带,这时候多等一等,因为“抓紧时间”这个概念在孩子脑子里完全不同于大人,所以你当时着急也是没有用的,不如想一想明天再提早五分钟起床。

3、给孩子留点余地。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孩子做错事而发火,却没有给他改正的机会。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指责,而是帮助改正。

4、不可妄下结论。你眼睛所见的不一定真实,弄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你的反应一定会不一样。

5、多考虑孩子的能力。仔细研究孩子年龄特点和发育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要对孩子过高期望,否则你会更加焦虑。

6、认识到养儿育女是对耐心的考验。每个孩子在成长中总有令父母头疼的时候,而且每个阶段头疼的方面还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接受考验。当孩子得寸进尺挑战我们容忍的极限时,当他试探着质疑我们的权威时,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理解、尊重,和足够的耐心。

四、价值篇——《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第五章《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这个章节特别吸引我,主要讨论了家长在孩子教育的三个方面应当坚持原则——价值观、责任感和纪律性。每个部分有具体的建议,指导家长如何付诸于实践。

结合价值观来说吧,各位家长可以回忆一下,在你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的父母在教育中特别重视什么?大家可以略作思考,列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家庭传递的最基本的3个价值观,再想想你的父母是用何种方式将这些理念或价值观传达出来的?

我有个同事,跟我分享了他成长中的一个故事。他的父亲从小对他特别严厉,有一次晚上,他父亲发现笔袋里多了一支铅笔,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愤怒地给了他一个狠狠的巴掌,让他把笔还掉。我的同事说起这件过往,眼眶都红了,他说这件事对他一生都有很大的触动。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来思考,我们给自己的孩子传递的价值观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的。

书中提到了几个重要的家庭价值理念,分别是:家庭亲密关系、社会服务、珍惜友情、诚实正直、相互尊重、文明礼貌、健康饮食、学会感恩、待人和善等等。作者也提出了针对幼儿、学龄期、青少年不同的方式,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没有用到这些方法:

1、表达要具体、清晰。教育中年段的孩子,要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和他们对话。

2、留意自己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观察和学习我们的表现。所以,我们不能教他是一套,自己做又是一套。你跟孩子说你要多读书,自己却从来只拿着手机。

3、看到孩子的优点。中年段的孩子其实和幼儿一样,想讨父母欢心。当他做错事时其实已经感到气馁,这时候父母的念叨,会让孩子彻底失去信心。所以父母能给的就是鼓励和安慰。而当孩子的表现出父母想要传达的价值理念,父母应该说出来,大力地表扬,强化相关的价值理念。

4、不管活动大小都让孩子参与。父母想传达某种价值理念,就应该让孩子成为各项家庭行动的一份子,让他真正在活动中对价值的理解内化、践行。

5、多问孩子问题。十岁的孩子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父母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多对他们提问。比如,看完一场电影,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学到了什么。孩子最近挑战了一个比赛项目,父母问问他对自己的评价等等。提出好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了读这本书的一点收获。我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意味着要经常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去真正走近、理解孩子。父母和孩子的相遇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如纪伯伦所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将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遇见他,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