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教师>>教师发展>>联盟成长>>文章内容
徐邢:《不吼不叫》阅读分享
发布时间: 2020-03-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海燕

    首先,我有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曾经在孩子不愿意做作业不肯合作的时候对孩子吼叫过吗?你曾经在孩子变身小怪兽、肆意捣乱的时候对孩子吼叫过吗?我想大部分家长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是不知道吼叫的不好,但怎么才能控制得当,成为温和体贴又原则坚定的父母呢?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不吼不叫》。

一、书本简介

《不吼不叫》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写的,她曾先后在美国、非洲、印度的医院与科研机构工作,参与多个精神健康项目,同时还是“童年时代的事情”父母热线的创始人。

本书共有三大部分,分别是“理解吼叫”“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以及“特殊情况”。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前两部分。

二、吼叫后果

长期对孩子吼叫,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孩子如果长期遭到吼叫,会形成对自我、对世界的扭曲感受,而且它还会投下的长期阴影,让他们在青春期时状况百出。而你自己,朝孩子倾泻怒气之后,看到他一言不发、精神涣散又或者满怀怨气,也会陷入羞愧、难堪,甚至绝望之中。
吼叫的影响虽然恶劣,然而,这也并非意味着只要曾经吼叫,你就是个糟糕透顶的父母。作为父母,你很辛苦,你在尽力做好,虽然曾经或以后仍然可能犯错,但改变永远都不晚。不要一直自责,也不用羞愧,你意识到需要改变,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观察自己的想法,关照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是减少吼叫的关键过程。

三、吼叫原因
(一)吼叫的“扳机和炸药包”
    1、外部触发器
    如果说外部触发器只是炮仗的那个导火索,那么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就是炮仗里的火药。比如,你看到伴侣的内衣扔在地板上,开始想“他真是个懒鬼,我都说过一万遍了”“他一点也不在乎我的话,我干嘛事事都替他做呢”“他一点也不关心这个家”“他根本看不见我的付出,我怎么找了这么一个冷酷懒惰的人呢”。伴侣一进门,你酝酿已久的想法和情绪爆发,冲他大嚷。
   2、吼叫成为习惯
    如果只是“过年放个炮仗”,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天天过年那就让你周遭的人痛苦不堪了。当吼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它就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就像早晨起来刷牙,进门脱鞋一样。

3、酝酿吼叫的土壤

有时候没有外部触发器,你也会突然爆炸,就像愤怒找到了会发芽的土壤一样。比如,当你感觉孤立无援、睡眠不足,或者总没有自己的时间时,愤怒也会破土而出。
二)吼叫的深层原因

吼叫的原因,如同冰山,看表面是因为外界的触发,而如果向内探求,就会发现还有更深层的内因。
    1、吼叫代代相传
    在有些家庭里,吼叫代代相传。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来了解这个世界。如果父母经常性吼叫,我们也很可能会自然地朝自己的孩子发脾气。虽然我们也想努力保持平静,但遭遇压力时,由于童年经历,吼叫就会成为默认配置。仔细回想,当你被激怒,一脸严肃,身体抖动,大吼大叫时,你的声音里有父母的声音,身体里有父母的影子。
    2、迁怒于人
    迁怒于人也是吼叫孩子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你在别的地方受气了,比如你的老板、同事,你吼叫孩子,只是把他们当成了出气筒,因为冲他吼安全。
    3、吼叫导致虐待
    愤怒很可能导致大怒,无法控制情绪然后开始大吼大叫,如果孩子没有听从你的吼叫指令,那么愤怒会升级,你有可能会虐待孩子。

4、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

你在大吼大叫时的智商基本为零,它让你无法感受除了愤怒以外的情绪,其实你可能还有着恐惧、悲伤、失望、羞愧种种情绪。尤其是羞愧,当你感到羞愧时,其实是在责备自己不够好,此时,你对孩子也难以宽容,你会用吼叫孩子来掩饰自己的羞愧。

5、健康状况

你总发怒,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出了问题。很多父母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眠不足,匆忙吃饭,没有时间锻炼。这些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你更加焦躁和易怒。很多祖辈在带孩子时也会因为精力不足,容易发脾气。
四、减少吼叫的策略

你已经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吼叫,也明白吼叫对家庭的影响。现在要采取关键步骤,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模式。

    1、追踪你的吼叫
    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你的反应,并记录发生的事情,是改变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增进你对自己习惯和反应模式的觉知与接纳,继而做出改变。可以记录事件、记录你的反应、记录你的回应、记录后续情况、记录你的评估(记录下你对事情的评估,你觉得还可以有别的处理方法吗?)

    2、自我同情
    当你吼叫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你的朋友吼叫了孩子,痛苦地向你诉说,你会揪着她的错误,不断批评吗?不会,你会看到,虽然犯了错,但她仍然是个好妈妈,你理解她的感受,给她提出改正的意见,给她倒杯热茶,抱抱她,让她有勇气继续前行。你知道如何向朋友表达同情,现在要学着向自己表达同情了。
    3、A-B-C-D-E法则
    在吼叫前尝试以下5个步骤:自问、呼吸、平静自我、确定孩子的需要、同理心。

    4、管教的4C法则

A-B-C-D-E法则能帮助你,在即将吼叫时,退后一步,头脑清醒、心态开放地看待自己所面对的失当行为或者难题。除了拥抱和重新引导,有时候你还需要做更多,这时候就需要4C管教法。
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沟通:用简短、具体和带有鼓励性的言辞和孩子沟通。

·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选择,将能够减少吼叫和争执,同时加强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是重要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结果:可以制定家庭规则。
·联结: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相处,保持好奇心多了解孩子,不要和孩子记仇。

5、其他方法

·提前制定计划
·使用定时器
·规划家庭会议
·运用表格与日历

(把家庭成员的计划与安排,做成表格或者标注在日历上,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大框架,让孩子在其中自由探索,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这个方法也便于你追踪孩子和自己的行为,考察双方需要改进之处与症结所在。)
·放低声音

(避免吼叫,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技巧,用悄悄话代替吼叫。如果孩子没有按照你的要求穿好鞋,你可以走近她,安静地站着,放慢语速悄悄对她说,请你把鞋穿上。不用吼叫,悄悄话也可以把你的要求表达得清楚直接。)
·利用幽默、惊讶和创意
·试试数数
·再来一次

(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孩子做第二遍或者第三遍,就像导演要求演员一次次重新表演直到满意为止。这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当你的孩子行为不礼貌时,不必大喊大叫,可以平静地说:“你知道在我们家,如果想要更多食物,说请是十分重要的,不能伸手直接抓盘子。请重新做一次。”)

6、用道歉修复过往

如果你已经冲孩子大吼大叫了,真心地道歉可以很好的修复你与孩子的关系。而且孩子通过观察你来学习如何对待他人,如果你在发脾气之后向孩子道歉,孩子也就学会了犯错之后,要向别人道歉。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大人。无论在克服吼叫的路上,有多么困难,都要记得,我们是大的,他们是小的,我们比他们更强、更有控制力,为了他们,我们得保持平静和清醒。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而吼叫只能带来战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