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容易受到环境干扰而分心;做事有始无终,常常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对父母发出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做作业拖拖拉拉,以各种理由中断,效率低下……其实,这些都说明孩子的专注力不强。专注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不会随着成长而自然好转,它需要正确的训练方法和专业的教育引导。
3月20日,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第四期求原家长云大学如约而至,此次求原家长云大学邀请到的主讲人是芮彩琴老师。
一.借以案例激共情
“停课不停学”使得天天在家的孩子们可能出现了一些情况:作息时间紊乱、脾气暴躁冲动、规则意识差……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孩子学习行为表现的原生态,这也使得家长的焦虑又多了几分。芮老师把这些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呈现,她指出,相关研究表明,这是因为专注能力存在短板。借助专注力评估量表,家长们将自家孩子行为表现进行对照,于是对孩子专注力的情况有了简单的了解,纷纷表示要对孩子的专注力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晓以道理引共鸣
专注力不等于注意力,专注能力包括自控力和注意力。专注力与学习成绩直接关联,讲座中,她与家长们互动:最直观、最准确地预测孩子学习成绩的指标是什么?家长给出相关答案: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等。芮老师认为上课的听讲效率是最硬的指标,听课时间的长短就能预测孩子的学习成绩高低。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专注力,学习活动就没法进行,我们知道,现在的家长经常会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但芮老师认为课堂学习才是重中之重,没有专注力,报再多的班都是徒劳。她特别指出在学校要认真听每一节课,把握好课上的时间,让在校学习高效起来,课后也就不需要再奔波上课、费时费力。
怎样提高在校听课效率呢?芮老师进行了进一步讲解,当我们问孩子“听懂了吗?”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听了吗”和“懂了吗”,前者与专注力有关,后者与理解力有关,没有专注力就没有理解力。芮老师在此举了反面的例子,一位学生尽管智商很高,但专注力不佳导致理解力不能达标,最后的人生发展也就平平无奇。
所以,芮老师强调“专注加记忆才能如虎添翼”,小学阶段,要培养好孩子的专注力,促使他在专注的基础上记忆知识,才能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辅以游戏寻共性
如何培养专注力呢?方法有很多,也很系统。芮老师在讲座中带大家玩了两个小游戏,分别考查的是:视觉专注力和听觉专注力。此时,屏幕前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做这两个游戏,简单了解了自己的专注力情况。家长们表示,有趣的游戏既能调动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又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真的是一举两得。看来,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是我们在专注力培养过程中的好方法。
四.专以技艺获共识
其实,专注力的培养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系统的、持久的过程,并不是一两个小游戏就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作为家长,也要进行相关经验的学习。芮老师给家长们如下建议:1.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2.设定时间表,并严格执行3.真情陪伴;4.减少干扰,给孩子安静的环境;5.给予表扬,增强孩子自信心;6.科学测试,针对性训练。
专注力的培养需要结合科学技术和教育艺术。可视化的评价、针对性的方法、系统性的操练都必不可少。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专注情况有所认知,避免“揍、怨、拖、补”此类错误方法,要采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的方法、积极的评价。
会后,家长意犹未尽,进行了自我反思与自我规划。
其实,真正的榜样就在身边,真正的教育就在日常。家校携手,我们一定能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为孩子们的精彩未来助力!
撰稿:刘诗思
摄影:学校家长
审核:王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