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求原教师>>教师发展>>联盟成长>>文章内容
《安全记心上》评课稿2
发布时间: 2020-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晨

有情境,有活动,有实践

——三上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评课

 

《安全记心上》选自三年级上册道法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作出正确的做法,提高安全意识。整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总结为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唤醒认知——价值辨析——内化实践五个部分。

首先,有情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设计了一个大情境——十岁成长礼策划方案,所有的活动都贯穿在这样一个情境中:室内活动、交通出行、户外活动,最后办法“安全通行证”。学生对这样的通关模式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情境贴近生活,课堂融入感就很强了。

第二,有活动。在大情境之下,教师将用电安全、电梯安全、出行安全、户外运动安全串联在一起。这些活动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课堂气氛很活跃,因为大家都有话可以说,在唤醒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比如在电梯安全的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直梯和扶手梯问题;接着提出应对办法:电梯知识是学生认知中的盲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应对该类问题时发现很模糊,就进行干预式教学,亲自指导电梯逃生要点,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获取电梯安全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有疑惑,用活动串联学习是否有价值,活动的意义在何处?活动应该怎样设计?从这节课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启发,活动不是为了活跃气氛,也不是简单操作,二是取自学生的生活必须,做有设计感的活动。

第三,有实践。教师力求在每个环节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在亲身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例如在第一个环节——室内安全,教师还原了日常场景,拖线板、开水壶、水果刀,在实物演示的过程中学生有动手的欲望,也在实践中获得安全知识。另外,教师在户外安全知识的教学中还请到家长志愿者进行安全知识介绍,让学生动手操练包扎技术,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真正做到有指导。中年段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用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刺激学生参与课堂,何乐而不为。

总的来说,在这样情景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基于中年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设计了有趣的大情境立刻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有话可以说,但是在如何解决(自救)上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资料调查、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参与研究问题的过程,最终解决问题,比如“我该怎样救人,我要怎样应对电梯故障”,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学而用,最后板块中还设计了“做小小安全宣传员”的情境,用表格辅助学生建立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二,是公共参与的素养。在情境的设计中涵盖了社会、家庭、学校、个人,这也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安全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有主人翁的意识,了解身边事,积极主动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19-85105229   电子邮箱:jsczsjxx@163.com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