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1、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杨九俊)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
带往远方。 (艾米莉·狄金森)(杨九俊引用)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镶嵌在制度机器里,继续“不假思索”地转下去,对于所有普普通通的人,是一个问题。(卢安克)(邱)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邱)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
佩服的人:万莺燕
思路清晰,从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谈阅读开始,分析我们的阅读动力到底来自
哪里,理清阅读的三个阶段。
重新定义教师阅读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获得面向未来的生存能力。作为教师首先需要与未来对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世界是平的,我们需要在阅读中获得看待世界的基本价值,形成反思性思考能力。
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将书本知识转化成我们的经验与智慧,
形成我们的思想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阅读不断唤醒我们的感受力、洞察力、转化力、思维力和行动力。
工作对标:1、我的阅读动力来源于哪里?
第一,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就是任务驱动。
第二, 希望能跟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更好的交流,秉持教育的初衷,希望自己能
做一个学生又敬又爱的、多年后还能记得的老师。
每天学生的全息阅读时间很多,如果作为老师再不阅读,我没有底气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就像李老师说的,教师的书柜里装着学生的未来。
我读书了吗?
听了潘院的年轻老师的一天,感觉的确太真实,一开始从教的时候,的确是阅读的时间都被批作业占掉了。当时作为新教师应付教学、应付学生、应付检查......我的教学师父吕红老师当时就提醒我及时看一些实践类的专著,不能闭门造车。吕老师推荐了《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于是,我开始走进图书馆。那时可能最多看的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这一类比较实践类的书籍。随着教龄的增长,包括现在初为人母,看的书的种类也渐渐多了起来。最近看的一本书是《非暴力沟通》,下一本书是《聆听》,希望自己能坚持阅读,加入了读书打卡的组织,有了同伴,更有动力。
未来重构:什么时间阅读?
我们总是抱怨,作业都来不及批,哪有时间阅读。可是,诚如潘院所说,我们应该从书本中汲取能量,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作业的错误率,有效的减少我们批改的时间,挤出阅读的时间!
什么时间写作?
最近疫情期间,每天坐班,安静的在小房间里,我发现我是能静下心来思考的。诚如邱国华校长所说,如果将教师所有的业务性会议、培训时间改为单纯的专业阅读和写作时间,总体来说,教师的专业提升效果会更好。我也希望自己真的能够每天有思考的时间,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而不是镶嵌在制度的机器里,不假思索地转下去。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