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晚七点二十分,三井实验小学全息阅读云课堂之《红楼梦》线上导读在cctalk上准时开播。
在金丹老师的指导下,五3班、五9班和五16班的4位同学共同给全校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有关红楼的视听盛宴。说到《红楼梦》,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宝玉黛玉温婉缠绵的爱情,其实不然,在这部辉煌巨著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有关饮食活动的内容散见于各章各回,林林总总,至繁至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宝典。因此,今天的导读聚焦红楼中的美食,另辟蹊径解读红楼,感受我国饮食文化的精妙绝伦。
首先,五(3)班的高宇轩同学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了《红楼梦》,让听众对作者曹雪芹和整本书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等都在她的讲述下显得清晰明了。听完她的分享,大家对有”花尽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之称的贾府的富贵奢华有了大概的印象,为后面美食的介绍做了个很好的铺垫。
接着,五(16)班的赵逸姿和褚妤菡同学进行了红楼梦美食回报。据不完全统计,120回的《红楼梦》小说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将不同的饮食种类进行划分,主要包含了菜肴、生烤、点心与酒茶等多种。这些美食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有的随文而出,有的精心安排,名目繁多,精美绝伦。如酒酿清蒸鸭子、牛奶茯苓霜等,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三尺。贾府饮食的丰盛,由茄鲞即可略见一斑。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凤姐夹茄鲞给刘姥姥吃,想戏弄刘姥姥。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子,各色子果子俱切成于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产,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二样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租!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确实,这道名菜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叹服。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封建官僚家庭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
五(9)班的同学们在读完了这些精彩纷呈的美食篇目后,纷纷跃跃欲试,都想亲手做一做,尝一尝古时候富贵人家的菜是什么个滋味。其中,盛子婧同学就学着书中的介绍和妈妈一起制作了这道茄鲞。从材料的准备到最后的烹制,花费了许多的精力。最后她感叹道:“要想把这道复杂的菜做好,可真真是不容易的呢。”不仅是她,其他同学也都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尝试,有的做了鸡油卷儿,有的做了枣泥山药糕,都做得有模有样,新颖别致。这些“小书虫”真正把书读得有趣又有味。
最后,范嘉丽老师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了点评。确实,我们喜欢美食,是因为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深藏着人生的烟火和温度。就像读红楼,在纷繁悦目的美食名单里,还蕴含了很多智慧。就在二进大观园时,刘姥姥就算了一笔账:“这一顿的菜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按照政治课本的说法,这就是阶级差距啊!阶级这个词,现在已经相当的敏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不顾现实情境,盲目谈论公平是虚伪的。所以面对现实,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此的态度。这正是我们喜爱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原因——她身上有那种小人物的智慧和旷达。作为一个家境贫寒几乎走投无路、到贾府来求一点救济银子的底层小人物,很少有人能做到像她那样明白。因为对于一场馈赠而言,最难的不是施助者,而是接受者,因为会挑战自尊。所以难得的是,刘姥姥接受了馈赠,却没有那种猥琐之气;她跳脱出身桎梏,全然融入到一个上层贵族的日常生活体验中,全情参与、好奇、享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越来越难的,不是去改变,而是去接受;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可以做到的突破,这就是智慧。
一本红楼,本以为是说不尽的凄凄切切,道不明的百态人生,没曾想却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食谱大全。看来,读书,读的是兴趣,读书,读的是自我,每一本书都没有规定的阅读重点和阅读方式,只要有意义,终会有收获。其实五年级的同学们除了关注了红楼美食,还关注了书中的家族和诗文,让我们一起探究一起做红楼小书迷吧。
报道:范嘉丽
审核: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