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辅导员的背篓里装满精彩
——三井实验小学六月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例会侧记
六月芭蕉雨,浮萍绿阴浓。一棹烟波起,藕花香座中。雨未止,脚步却匆匆。班主任、辅导员的肩膀上,总有一篓子的作业、一篓子的鸡毛蒜皮、一篓子的辛苦甚至心酸。而今天,本学期的第一次班主任集体会议,我们将面对面一起聊一聊如何让辅导员的篓子里装满精彩。
一次比赛,一篓收获
一次比赛,就是一次历练;一次历练,就是一段成长。本环节,分别邀请了从新北区优秀少先队中队活动比赛中连斩三关、脱颖而出的三位优秀中队辅导员进行说课展示和经验分享。
首先,五9海豚中队的钱琪瑶老师和夏煜祺、赵雨涵、崔琋然三位队员为大家带来了以“你好,常州小巷!”为主题的说课展示活动。品味江南,“巷”我看;寻找精彩,“巷”深挖;继往开来,“巷”前进。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风貌,小巷是体现一个城市神髓的基点。常州的文化与历史就藏在窄窄弯弯、交错纵横的小巷中。它们或古朴淡雅,或明媚亮丽,深情的诉说使小巷深深地印在了常州儿女的血脉中。
随后,金丹老师和她的队员们带来了“中国梦,汉字情”的说课展示。因为兴趣关注汉字,因为探究爱上汉字。因为热爱,少先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汉字推广和文化普及的责任。
最后,李雯姝老师结合自身参赛的体悟无私分享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活动设计要“立意深、切入准、标题亮”,比赛汇报要“形式多、重细节、语言精”,比赛结束还要注重及时总结并反思。
一次比赛,便是一篓收获。当我们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推进,那少先队的活动就能有声有色了,辅导员的专业路径也就逐渐明晰了。
一个词语,一篓创意
享受了视听大餐,接下来就是练兵环节了。根据这些关键词,你会怎么开展中队活动呢?大屏幕上,各年级的关键词逐一亮相:劳动、环保、阅读、传统节日、常州三杰、梦圆小康。紧张而激烈的头脑风暴随即展开:分组讨论、绘制活动导图、8分钟准备、电脑随机抽签、现场解说……思维因碰撞而灵动,创想因
探讨而生发,六个年级组的辅导员代表依次上台展示创意。
潘文静主任给予辅导员们的展示以高度的评价:紧扣关键词进行系统化思维,活动设计处处体现儿童立场。此外,潘主任还对辅导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应该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班级舆论的引领者,少先队活动的设计者,以生动的重复点亮探索路,以折叠的思维攀登人生峰。
一个词语,便是一篓创意。在活动中启智,在历练中生发,辅导员工作历久弥新。
一场讲座,一篓动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做好班主任工作还有哪些秘籍呢?学生处掌门人周苏明校长和井小当家人徐燕娟校长分别作出了指示。
周校长首先带来了“一班之主,大有可为”的专题微讲座。栀子花开季,正是把握姿态时。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要掌握班级管理、家校沟通、中队活动、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文化建设、特色建设、撰写论文等高级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自己的目标: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爱校爱学生、爱岗敬业有作为。周校长尤其强调了想作为、愿作为、会作为、能作为的重要性。
最后,徐校长以“既望星空,又接地气”八个字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她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为人者,当爱国;我们要牢记使命——为师者,当爱生。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一场讲座,就是一篓动力。无论是中队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都有共通之处,打造了特色中队也就打造了特色班级。中队,往往我们走红色之路;班级,往往我们走彩色之路。但我们挖掘特色,形成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差不多的。通过本次活动,班主任的背篓里已然沉甸甸的,相信这满篓子的创意定会变成满篓子的精彩!
撰稿:孔春燕
摄影:蒋励清、吴建秋
审核:刘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