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教育:培养聚智养品好少年 探索道德教育新视角
——指向儿童品格提升的“道德两难”课程实践中期调研活动报道
2020年6月28日下午两点,三井实验小学六楼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汇报学习,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及前瞻性项目中期论证的线上活动正在进行。我校应大会的要求,也准时参加了活动的网络会议。本次活动,我们特邀新北区教育局教育处何耀平处长莅临指导,徐燕娟校长、周苏明副校长及两难工作室核心成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周苏明副校长代表课题组向大会进行了“道德两难”课程研究的中期汇报。
一、立德树人,我们一直在行动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学校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不断深化对“道德两难”内涵的挖掘,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课程的实施。专家的高位引领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了项目建设的价值,通过问题串、课堂群、活动场、评价环等课程实施四条主要路径,帮助学生形成换位思考、辩证思维、智慧作为三大关键能力,养成守规矩、明事理、会生活、有担当四大必备品格。
为了将课程实践落到实处,项目组的成员们坚持问题导向,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将目标依次进行分解,整体架构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发展目标体系。我们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道德判断、选择,从而提高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逐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境时智慧作为的意识和能力。
二、育人途径,我们一直在探索
育人平台的创设、校园环境的打造、社区资源的开发,都承载着课程的文化价值。我们围绕“道德两难”项目,积极开发多样的实践体验和交流的平台,对校园的墙面、地面乃至每个角落进行设计,精心打造物型环境,滋养儿童的美好品格。周苏明副校长从“三大物型环境(道德成长树、品格提升墙、两难辩论室)、三大活动平台(中国梦舞台、求原少年说、两难辩论角)、体验延伸环境(校园创客公司、家庭成长学院、道德加油站)创设”等方面,向各位专家进行了详细阐述。
接着,周校长向专家们介绍了我们对课程实施的研究,以及对课堂范式的探索成果。实践中,我校不断细化两难课堂目标,优化“两难课堂模块”的构建,创新道德课的实践范式。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构建了较为成熟的课型结构。
最后,周校长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评价创新”三个方面,就品格提升工程开题以来的创新之处跟大家进行分享,充分体现出我校品格提升工程研究的时代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在路上,在研究过程中,尚有可以改善和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状态下,我们更坚定而有力地推进着“道德两难”课程的实践,因为我们看到了它巨大的价值。
周校长的汇报结束后,盐城市第一中学沈增宏副校长代表组委会,对我校的品格提升工程中期研究进行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三井实验小学的教育有情怀,德育有灵魂;“道德两难”的活动有创新,学生有提升;课题研究中德育资源丰富,研究成效显著。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道德两难”课程的中期汇报,我们的研究方向将更加明确。三井实验小学的学生也一定会在这样的品格提升工程引领下,逐渐成为拥有换位思考、辩证思维、智慧作为能力的人,成为具有守规矩、明事理、会生活、有担当品格的未来公民。
撰稿:张曙贤
摄影:学生处
审核:周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