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和新北区李志军名教师成长营的所有成员相聚云端,参加线上论文写作培训活动。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潘小福先生,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与评论》主编朱凌燕女士全程参加本次活动,两位专家就论文写作的技与道对全体学员进行精准、贴心的指导。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教科室李志军主任主持本次活动。
学习优质论文,分享学习心得
新北区李志军名教师成长营的所有成员提前认真学习了潘院长发表的3篇优质论文,并认真撰写了有质量的心得体会。
成长营的朱玥、尤佳、金洁三位老师作为代表,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3篇论文后的思考与收获。朱老师聚焦三个问题谈感受:核心素养时代,应给数学课堂带来什么转变?青年教师应如何立足“专业化”解读教材?如何让学生学会思维?她有三点收获:选题小而入微,研究多而集中,理论强而有向。尤老师希望自己能成为更有数学味的老师,她觉得我们应该对教材有专业化的解读,坚持在数学课堂上提升学生的素养,用适切的方式提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金老师表示自己将在“教育新动向、课堂好资源、想法勤笔耕”三方面为自己今后的成长定目标、定方向,积极实践与反思,早日成为反思型教师。
专家高位引领,主编精准点评
潘院长结合三位老师的学习心得体会,在线回答了其他老师提出的关于论文写作的问题或困惑。他重点从“改变日常思维方式、行走方式,改善校本教研的组织样态;进行主题式阅读和发言,做摘录,坚持画结构图、关联图等;注重学科教学的策略,规范思维,优化品质,学会创新。”等三方面给出具体、有效的指导与接地气的引领。
潘院长希望每位青年教师不仅要理解所学文章的观点,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巧妙引用专家的语言,精心架构文章,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他现场随机选取几个素材,用不同的切入方式为大家搭建写作框架,让每个人都会依葫芦画瓢即时写出教研文章。他送给大家一副对联作为福利,“多一点,少一点,多少写一点;早发表,晚发表,早晚都发表。”
朱凌燕主编从编辑的角度聚焦“教育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素”与“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以及“投稿的几个细节”三方面进行阐述,指引学员们逐步掌握论文写作的技与道,学会围绕主题,提炼观点,整体架构,结构化表达。她结合成长营4位成员的论文进行了精当的点评,点赞创意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每位学员都认真记录,收获满满。
聚焦阅读表达,明晰发展路径
成长营领衔人李志军主任用“有认识、有信息、有策略”三个关键词总结了两位专家的精彩点评和高位引领。李主任还殷切希望学员们坚持多阅读、多思考、善表达、勤练笔,积极参加读书分享,自觉撰写案例、论文,争取每年都有高质量的文章发表。他指出,必须让阅读与表达成为每一位学员的首要修炼。学员们纷纷表示,将通过实践与反思,改变与突破,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文:徐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