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上价值 线上教研促成长
李志军魔术工作室第八次活动(6)
5月22日下午1:00,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溧阳市乡村骨干教师苏瑜培育站以及新北区李志军名师成长营的所有成员准时相约在“腾讯会议室”,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专题研讨。
一、专题教学,演绎精彩
本次“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研讨活动,由孟河实验小学陈雨老师执教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蒋文老师执教三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溧阳市燕湖小学彭琪老师执教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选择)》。
孟河实验小学陈雨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陈老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孩子有序思考,学会表达,在交流中培养孩子完整表达的能力,得出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她为每个学生提供言说解题思路的机会,让学生在言说解题思路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蒋文老师首先引领学生理解题意,抓住“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一关键信息引发学生思考,在交流讨论中明确含义。然后紧扣“分析数量关系”这一重点,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联系条件,一步一步分析推理,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熟知并理解新思路、新方法。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整体会“理解题意---理清关系---灵活解答---回顾反思”的一般步骤。
溧阳市燕湖小学彭琪老师因“题”制宜,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分享交流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通过互动进一步明确灵活选择解题策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彭老师扶放结合,引导学生感悟策略,适时归纳,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得以有效提升。
二、学员评课,智慧共享
参加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恽洁、张思月、王佳灵三位老师作为代表围绕三节课交流了自己的收获与思考。恽老师重点点评了蒋文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她认为本节课学情把握准确,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注重思维路径引导,形成问题思考推动力,厘清解题思路,提升学生思维。张老师围绕“深度体验,完整建构”这个主题谈了陈雨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一课的思考与感悟。她认为本节课做到了感受策略,方法迁移,丰富策略体验;学生本位,自主建构,绽放课堂精彩。王老师以“经历、体验、感悟、提升”为主题,从“激发内需,自主建构;经历形成,感悟有序思考;回顾反思,提升策略意识。”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策略与方法不同,方法是外显的,策略是内隐的。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主动使用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专家引领,行思共进
江苏省特级教师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苏瑜老师围绕三方面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如何理解这3节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如何依据教材特点建构解决问题的教学框架——教学应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体的问题解决。苏老师的点评引发了全体与会教师的思考。苏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步子可以再放大一点,把学生个性的想法和资源变成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想法。
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小福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什么,怎么教给出具体、有效的指导与引领。潘院长指出,老师们应系列研读,读懂教材的编写体例,需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般步骤:1.尝试解决问题,产生策略的需求。2.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明晰运用策略的方法与步骤。3.在相似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学会灵活运用策略。4.在新情境中自觉调用策略,内化与掌握策略。潘院长还提醒老师不要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同于分析法和综合法,他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要重在“悟”,掌握需求,明确方法步骤,学会应用。
常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蒋敏杰校长为各校教研组有效开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研指明了方向:要持续地进行专题的教学研究,年轻老师要不断吸取经验、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要更多地学习儿童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对于解决问题策略相关系列的研究成果,既要有继承,也要有发展。把需求做好,步骤打明,应用做实,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调用策略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策略。
本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专题研讨,课堂展示加专家引领,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上价值,让大家基于立体研讨、深度学习,进一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基本范式。正如老师们活动后的感言:这样的活动接地气、价值高、收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