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魔术”课堂的收获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魔术课,收获颇多。两位老师的魔术课,都能体现魔术课的一般结构:“好奇”“懂理”“会玩”“能创”“乐享”。下面将基于两节课具体谈一谈我的思考和收获。
活动要求要准确表达,清晰明确。
王圣婷老师选择二年级“三位数与三位数相加”的活动实验课与魔术进行融合。通过抽取不同颜色的卡片摆在相应的十位和个位,小助手来任意调整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魔术师和小助手产生心灵感应,魔术师直接说出三个数字之和,刚好与小助手计算的一致,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其中隐藏的数学奥秘,王老师通过小组合作,魔术表演慢慢揭示:交换相同数位上的数,和不变。
穆丹老师选择五年级《9的倍数》与魔术进行融合,形成一节《读书术》的魔术课堂,跟学生谈话中,制造一些噱头,成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心中想任意一个四位数,算一算四位数数位上数字之和,再用四位数与和作差,形成一个新的四位数,从中去掉一个不为0的数,说出另外三个数字,魔术师就可以猜出藏出的数字。本节课,学生的思维是可视的,探究其中的数学奥秘后,学生又自编自创了数学魔术,更加巩固了其中规律的运用。
评课有主题,有重构。
两节课后,由两名资深老师进行点评,李主任又做了《数学魔术的素材开发》的讲座。
李主任对组员进行“评课指导”,评课也在于平时的积累。对某一方面的主题性思考,然后由其中一方面结合本节课进行点评,如“学生表达”“思维”“深度学习”等。积累一些课型模型的评课结构:计算课,规律课等。评课时,首先肯定这节课,讲出三个优点,结合核心问题指出不足,结合此点再进行重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