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暨徐静工作室第七次活动
九月,觅一方清凉,寻一处成长。
为积极打造法治基地校,培育有专业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基本功水平。9月7日下午,三井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暨徐静工作室第七次活动在典雅校区准时启动。全体工作室成员和六年级道法教师全程参与,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戴慧老师倾情指导,徐燕娟校长高位引领,郭玉娟副校长和朱春玉副校长全程参与,共谈井小德法发展新愿景。
课堂实践出真知
六上《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一直是老师们攻克的难点。徐静老师执教六上《权力行使有边界》让所有听课老师激动不已。课堂设计形式多样,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徐老师以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法治意识。课堂上,学生侃侃而谈,面对身边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问题去寻找途径去解决,明白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人人争当法治小卫士,讲法普法。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总是让人沉浸其中。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格外精神!
共话法治新突破
课后,大家积极研讨。
徐校长也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校求原理念,徐校长针对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与参会老师展开讨论。徐校长提出,育人要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德法学科的育人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依托各项例如“小桔灯”等平台,资源跨界融合,结合六年级的“规划课程”,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研员戴慧老师高度肯定了徐老师这节课,它从资源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方式三个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戴老师还以六上法治专册为例,对在座老师提出了新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转变,从说教模式转为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辨析式学习。基于学生生活,给予活动体验,培养辨析思维,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能逐步成长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为名师精神赋能,用道法教育彰显生命的底色。依托徐静道德与法治工作室这一平台,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求原教育这片沃土上奋力生长,直至花开满园、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