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道德两难”课程是常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也是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近年来,学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引领,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抓手,以“中国梦舞台”、“两难辩论角”为平台,打通时空壁垒,努力推进“道德两难”课程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生品格,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为向全区展示我校“道德两难”项目的阶段成果,10月16日下午,三井实验小学道德两难课程推进会活动如期开展。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常州市教育局人事处、市品格提升工程负责人张小亚副处长、钟楼区教育局杨文娟局长、新北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何耀平主任、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薛辉校长、新北区各小学德育、品格提升工程分管领导、三井实验小学全体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执教老师。
一、课堂展示:两难思辨,唇枪舌剑
三井实验小学学生发展处何其佳和潘文静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老人摔倒扶不扶》和《巴黎气候协定签不签》的“道德两难”课堂展示。何老师从回顾实践,明确“智为”、情境表演,如何“智为”、验证策略,践行“智为”三大版块推进课堂,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两难“情景模拟”课。潘老师从回顾调查,公布数据、初探话题,自由辩论、小组合作,思维呈现等几大版块展示了一堂精彩的两难“观点辩论”课。学生们在课堂上智慧碰撞,唇枪舌剑,热情大方而又自然灵动,获得了与会专家与老师的啧啧称赞。
薛辉校长点评何其佳老师的课堂课前调查充分,设计推进有层次以及对现场红十字会专业人员,对现场问题进行专业化处理十分赞赏,他还希望老师们能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落实于课堂中。何主任则对潘文静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潘老师选题的大胆性以及学生参与、课堂处理的自然化,他认为三井实验小学的“道德两难”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道德问题判断的基本方法,过程推进扎实,在全区具有示范引领性。
二、课程汇报:两难研究,扎实有效
三井实验小学朱春玉副校长做了主题为“探索道德教育的新视角新路径”的课程汇报。她指出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道德两难”课程研究更具时代意义和价值。她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创新之处、问题对策、后期安排、实践反思六大方面对课题进行汇报,可以看出三井实验小学的课题研究师生参与面广,推进扎实有效。
三、校长致辞:诚挚相邀,携手前行
回顾过往,“道德两难”课程一路走来,从模糊到清晰,由清晰逐渐走向品质,都离不开三井实验小学领航人徐燕娟校长的智慧引领。活动中徐校长深情致辞,感谢各级领导嘉宾对我校品格提升工程的大力支持。秉着一份责任、担当与使命,让德法学科能成为第一学科,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我校在常州市教育局张处长的见证下,有幸聘请钟楼区教育局杨文娟局长作为课程专业导师,同时徐校长也诚挚邀请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兄弟学校与我们成为联盟学校,携手前行。
四、专题讲座:前瞻研究,彰显思维
杨文娟局长为大家开启主题为“彰显思维发展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型与设计要点”的专题讲座,分享了钟楼区正在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杨局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无论是道德思维和法治思维,还是两难课程最关键的是价值引领。杨局也充分肯定了我校“道德两难”课堂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维复盘,能通过简单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全员参与,思维活动、道德认知层层递进。
五、领导寄语:品格提升,立德树人
张小亚副处长充分肯定了三井实验小学“道德两难”课程的研究,并为杨局坚守教育岗位,始终执着于教育钻研的精神点赞。张处从如何理解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构学校的概念、如何认识“道德两难”课程建设项目这三大问题与老师们进行探讨,她指出品格提升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学生品格锤炼和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载体,鼓励各学校能够抓住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契机,德育工作更多地向问题导向,聚焦思维、价值引领的方向迈进,努力形成充满生机活力、丰盈、思想魅力的学校德育生态。
一次活动,一场思维的碰撞与点燃,与会老师们也纷纷用一句话来表达内心的触动。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与引领下,在井小团队的钻研进取中,“道德两难”课程会迎“难”而上再进阶!
撰稿人:张婧
摄影:周苏明
审核:朱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