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经典——影视作品分享》 11月10日晚上7点30分,第二十五期求原书吧读书分享在CCtalk上如期而至。“电影本身不是艺术,但它可以成为艺术,就像文字不是文学但它可以组成文学。” 在光与影的完美碰撞中,电影将人性与自然的真实细节搬到了唯美的荧幕上,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让我们沉浸其中,释放压力,获得美感。
本次活动是由王慧娟老师主持,苏春花主任、史雯老师和杨芸老师进行分享,并分别由许毅超老师、秦嘉乐老师和胡佳老师进行点评。
苏春花主任从背后的历史、讲述的故事、艺术手法和观影感受介绍了她最近看的电影《金刚川》。其中,重点阐述了抗美援朝这一历史背景,并和大家分享了电影故事——志愿军在与敌军的殊死搏斗中,修复金刚川这一河流上的桥梁。接着简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最后强调“历史就扛在小人物的肩膀上”,影片通过聚焦于几位普通战士,以小见大折射出战争的残酷、英雄的无畏等宏大主题。始终坚信当你最勇敢的时候,你就是最强大的!
许毅超老师首先非常钦佩苏春花主任在电影鉴赏方面的思考力,这部电影同样对自己有很大的震撼力。《金刚川》这部电影让我们懂得和尊敬先烈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一座桥,炸了修,修了炸,最后成了西方人心中的神迹。一个兵,打着打着,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当成炮弹,打下了飞机。这群创造了神迹的人,不是神,而是一群普通人,一群最可爱的中国志愿军战士。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生命的力量。
史雯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电影《阿甘正传》的分享。首先介绍了同名小说以及历史背景。接着结合情节介绍了电影的三大主题——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颇具煽动性的励志传奇和穿越时空重温历史的隧道。同时还给大家分析了主要人物:阿甘是美德的化身;珍妮象征了无望的反叛与回归;丹中尉代表走出越战阴影。阿甘的生命像是一场无为而为的奇迹,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别人眼中的梦想。他由逆境跑入顺境,由平凡跑入不平凡,全在于他跑得快而跑得久。
史雯老师的分享让秦嘉乐老师联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相比较传递希望的秘诀,《阿甘正传》更多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人生的道理。影片的开始,我们或许会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在他面前,我们充满着优越感。但在影片结束时,我们却不得不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我们突然发现阿甘的经历正是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纯真年代。法国作家大仲马也说过:“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我们要向阿甘一样,专注自己的目标,一往直前,Just do it!
杨芸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纪录片《镜子》的主人公——“问题孩子”,指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接着分析了孩子的行为是否与父母间夫妻关系、教育标准、父母内心想法等有关。最后以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为例,强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和理解孩子并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闪光点。“我是一面镜子,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学生是大家的未来,孩子是小家的希望。胡佳老师认为这部纪录片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所有人反思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孩子,并且已经成为或未来某一天将为人父母。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活得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的真实幸福。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其实,优秀的电影作品本身就像一面照亮人心的镜子。今晚我们有幸聚在一起,一起欣赏有爱的电影,一起聆听有心的分享,徜徉在大国与小家,自己和孩子的经典影片中,更能收获一份表里如一的坦诚之力,更能收获一份知行合一的祥和之美。
撰稿:宋倩 审核:苏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