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在徐燕娟校长的引领下,我们迎来了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吴永军教授,就课题论证、课程博览、基地建设进行指导。
素养,在能级递进中进阶
马晓明副校长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就省级课题《“学科育人”背景下“小学生成长能级目标体系”》进行第3稿修订研讨,将能级指标、核心素养、具体表现描述进行顶层设计,为课题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全息阅读,在实践中创新
奚峰艳副校长针对全息阅读即将迎来的新机遇——参评区教育教学成果奖,吴教授首先高度认可了全息阅读的未来发展前景,肯定了学校的研究方向。其次,教授提出了”新定义“、”新课堂“、”新图景“、”新样态“等概念,扩展了老师们的研究思路。吴教授指出,全息阅读旨在落实“全人发展”,一定要践行“知行结合”,并且要努力向外辐射,引领更多的学校,从而服务更为广大的学生。
基地,在研究中共建
龚磊、解丽、陈英主任从音乐、劳动、综合学科基地三年发展规划,从培养学生兴趣、如何深化研究基地建设向专家解读,吴教授建议我们的设计摒弃知识性,多一些探究性,培养学生分析、创造、评价的高阶思维。
学术,在“未来学校”中成长
《求原课程3.0版地蝶变效应》 苏春花主任从3大板块,分别是“课程,赋能儿童成长”“课程,升级教师品牌”“课程,成就未来气象”,简要进行了阐述,吴教授指出,3.0版本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博览会的定义是什么,不仅多,更要新,多不仅是数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类型来体现。整体框架的设定要重新思考维度,突出儿童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的研究,儿童要发挥主体性。同时,要求每个老师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作为自己的品牌,最后,吴教授说,未来到底是什么,未来在课程上的体现到底是什么,弄清未来的理念是什么,才能体现未来的气象。
老师,在课程研发中至远
一师一风景,纷纷讲述自己的课程故事:
张志芳《画里有画》从现行的美术教材中,引发出新的素材,通过多年的尝试研究,已比较成熟,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校本课程,孩子们在感受版画的美的同时,成绩斐然。
李海刚的《童心看世界》摄影课程一直孩子们追棒的课程,李老师作为兼职知名摄影大师,他不仅自己热爱摄影,更孜孜不倦地研究,他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全面且有层次,尤其是课程评价,十分符合这个课程的特色和学生特点。
一天的分享交流,在吴教授的高位引领下,每一位负责人有了更多新的感悟,为三井实验小学的重大项目推进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撰稿:陈玉 万俐
审核:苏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