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生活——跨界阅读分享》3月30日晚上7点30分,第三十二期求原书吧读书分享在CCtalk上如期而至。阅生活、阅自己,普通平凡,也是独一无二的你!阅书籍、阅自己,内在从容,才能纵情豁达悦自己!
本次活动是由高敏君老师主持,沈金老师、高敏君老师和丁玥老师进行分享,并分别由王慧娟老师、周红老师和李妍老师进行点评。
沈金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林帝浣的《等一朵花开》,林帝浣在书中记录下了琐碎生活中的无限乐趣:他谈各地美食、品茶之趣,赏宋词,感受书法之美,他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从中体悟人生的兴致与禅意。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很多人把诗理解成了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说干就干的勇气,把远方理解成了说走就走和毫无顾忌的洒脱,然而又有多少人逃开了眼前的苟且,找到了真正的诗和远方呢?正如沈老师所说:刷存在感的旅行,不是诗,而是远方的苟且。真正的诗和远方就在我们心中,他是内心的平静和永不放弃的追求。品尝美食和行走世间,处处有人间暖情,随处富有诗意,用心生活、慢走在人间,是人人所向往的诗意、有趣的生活。
“一朵花刚开,先别评价,让她慢慢长大,让我们用耐心和微笑静待一朵花的怒放。”王慧娟老师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就“等一朵花开”展开联想: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需要白纸黑字红分数,还需要大风车、布娃娃、棒棒糖和尽情的玩耍,更需要教师耐心和微笑的守候。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迎着太阳的方向,孩子和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成长。
高敏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人间草木》的分享。这本散文分“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等七辑。讲述了汪曾祺记忆中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书中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后可以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是有诗意的。
周红老师在听了高老师的分享后,感受到了温暖与美好,汪老的字里行间让人领会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品味,他将生活中所有的所见所感用淳朴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自己画画配上小诗,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写满了温和从容,岁月静好。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感伤的文字,有的是平实的描写,淡淡的热爱和豁达的心境,听完不免让我们也放下了脚步,上扬了嘴角,开始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努力做一个爱生活、爱工作的人。
丁玥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断舍离》,探讨了如何做到断舍离的具体过程——从断舍离的思考模式到领悟断舍离的思想到真正进行断舍离。
断舍离之“断”:断绝想要进入家里的不需要的东西。
断舍离之“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断舍离之“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人说,先入世才能出世。当你先拥有对物品的安全感,才有可能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与其纠结于物品的存留与否,不如把专注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当你有能力有自信去掌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济,身外之物可能真的不是那么重要。真正的断舍离,不是盲目的扔东西,也不是胡乱的断绝一切社交关系。而是学着用“断舍离”的思路,转变自己看问题的态度和想法。人在经历多次断舍离后,最后留下来的事物往往有两种:一是从一开始就珍惜的事物。二是回过头才发现,一直在你身边却被你忽视的事物。
李妍老师听后感触颇多,在生活中我们在意的越多,心理负担也就越重,人的累往往是来自想得太多,用简单的心态过一生,我们会感到一如既往的快乐。此外,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幸福感并不是因为我们获得的太少,而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多。老子曾说“大道至简”,过多的物质反而会成为我们追求幸福路上难以舍弃的负担,心若简单,生活就不会复杂,生活简单方得长久。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在书中,上下千年任你纵览;在书中,大好河山为你展开。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经典阅读、美善生活。愿我们的生活,无所畏惧、一路向阳!
撰稿:谢雨桐 审核:苏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