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舞台第43期:《绿色,最美的颜色--饮水思源,共护一江水》
——新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科普进校园暨三井实验小学国际生态校创建系列活动
国际生态校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推展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是当今世界上面向青少年的最大的环境教育项目,旨在帮助学校改善当地环境,节约资源并减少他们的碳足迹,是绿色生态校的国际级组织。
2021年,三井实验小学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际生态学校。为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环保能力,有社会担当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生态校创建系列活动。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万里长江寄托着习爷爷的深深牵挂。四年级围绕长江生态大保护展开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对长江地理位置、生态系统、大保护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同学们有更清晰的了解,在5月20日下午,有幸邀请到了手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新北)分局专家走进校园开展了第43期中国梦:《绿色,最美的颜色--饮水思源,共护一江水》。
前期四年级已经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长江大保护”综合性学习活动。四(1)班的高岳、宗鹭洋首先带来了他们的学习汇报《我知道的长江》,介绍了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的基本知识,并用问答互动的方式点燃现场小观众的激情。
保护长江常州有哪些行动呢?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新北)分局的缪媛副科长从“美丽长江知多少”“携手共治‘长江病’”“你我共护长江美”三个方面分享了主题汇报《守护大美长江》。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们深刻意识到长江是中华民族物种大基地、能源大宝库、文明大摇篮和经济大动脉,必须遵守《长江保护法》,用心答好长江大保护历史考卷。缪科长还告诉孩子,常州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行动让长江带来了真真切切的改变,奋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流不尽的长江水,思不尽的中华情。同学们纷纷歌之以诗,颂之以舞,礼赞长江。四11-15班的同学带来的自创诗歌朗诵《长江之诗》,用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长江的敬意。四16-20班的同学带来了合唱表演《长江,我的家》,用歌声赞颂流不尽的长江水,传递思不尽的中华情。
百年长江情,长江不仅孕育了中华儿女,在我党发展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49年伟大的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越过长江天堑,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这就是著名的“渡江精神”,在百年党史之际,为了传扬伟大的“渡江精神”,戴儒南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的先锋宣讲。
她首先给同学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红色地图,接着介绍了地图问世的复杂过程,并带着同学们“网游”了这份地图上标注的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设施等红色文化点位。同学们捧着这份红色地图,聆听着一段段感人历史,感受着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
百年长江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四(8)班的王鸿旭带来了《不平则鸣的少年秋白》,讲述了常州历史上重要的共产党领导人瞿秋白潮起潮落、多姿多彩的一生。
在三井小学,像王鸿旭这样身体力行,争当宣传小先锋的少先队员还有一大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母亲河的生机和活力。他们被新北资源和规划局聘为馨声代宣讲员。宣讲员们代表四年级学生郑重承诺:抵制污染,植绿护绿;珍爱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爱江护江,从我做起!
同时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新北)分局的戴儒南、钱里阳、潘文华、严智丹、陈铭浩、丁威、张清、缪媛也将作为我校的校外辅导员,继续带领我校学生一起开展长江大保护的研究。未来,三井实验小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少先队员用自己的力量为长江发声,为环境保护发声。
文:徐丽菲
图:徐梦瑶
审核: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