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经典——古典文学》5月25日晚上7点30分,第三十六期求原书吧读书分享在CCtalk上如期而至。古典文学作品均是经历时光淘洗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至今仍保持着生命活力,正是因为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厚的人生意蕴,阅读古典文学往往能起到灯塔般的指明作用。
本次活动是由薛亮老师主持,许毅超、薛亮和宋倩三位老师进行分享,并由陈琦莹和韩青老师进行点评。
附:许毅超老师阅读格言: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情操得到陶冶,梦想得以放飞。
许毅超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唐·吉诃德》,这本书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许老师认为堂吉诃德的伟大在于他勇敢地面对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时代,以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抓住命运的双手。在现代生活中,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益浮躁,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人们频繁地陷入各种不合时宜的尴尬境地。许多人内心或多或少地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堂吉诃德——有许多美好的理想追求,但又无法被现实认同和接受。我们都需要一点堂吉诃德精神,清楚自己所求很重要,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很重要!
附:薛亮老师阅读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薛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诗经》的分享,《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诗》,或以诗篇的约数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尊之为经典,始称为《诗经》。 薛老师以视频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赏析,她认为如果诗经是浪漫的,那么真正的浪漫可以三千年不褪色。薛亮老师还带来了诗经中郑风子衿的唱段,在优美的歌声中我们仿佛穿越了千年。陈琦莹老师点评时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诗无邪,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两千多年前的文学作品依然可以找到我们现在渴望的生活,依然能让我们心生触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一份向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份敬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修养,讲的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讲的是刚开始做的时候总能有个好的开始,但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这是一种干劲,诗意的生活不在远方,而在于我们世世代代的血脉里。相比于唐诗宋词的辞藻华丽,诗经的纯粹精练更加可以随时随地得为奔波中的我们提供一份心灵的寄托。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生苦短,诗意的生活可以多多少少给我们带来自由和快乐。
附:宋倩老师阅读格言:不耻道止,悟道不止。
宋倩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宋老师认为在这个到处弥漫着焦虑感的时代里,读《百年孤独》好像有让人平静下来的魔力。很多人都不敢长时间的陷入孤独里。我们会把精神空虚错误地当成孤独;我们为了快速摆脱这种感觉而寄希望于获取物质满足,获取他人关注,却又陷入更深的孤独。百年孤独告诉我们孤独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摆脱它,而是和它和平相处,只有那样,你才会明白你其实一无所有,也就不再害怕失去。一个伟大的作者应该如此,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阅历,让我们看到极致的孤独之后不再因为自己的一点无助感而顾影自怜,让我们看到生死的边界之后更加珍惜生命。韩青老师点评时提出了《百年孤独》和《红楼梦》的共同点,《百年孤独》,是一部把拉丁美洲的近百年历史,人民的斗争和生活,隐藏于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的著作;《红楼梦》是一部把“家亡血史”隐藏于一个家族——贾家的百年兴衰的巨著。这是它们其中一个相似之处。除此之外,这两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都能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的巨著,还有很多相似之处,留待我们慢慢找寻。
正是文学作品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触及人生根本问题的语句,激起了读者的无限情思,影响着读者的情感世界。人们阅读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如同一个和先贤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名著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她能开启文学创作的智慧之门。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