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全体井小语文教师以奋斗者的姿态开启新的学年。“双桨单舟总争渡,千帆竞发渡江海“校园里再次燃起语文老师们集体谋进步的氛围,9月3日上午各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日期开展。
教学问道 领航课堂
为了让学科素养的落位在课堂上得以实践与探索,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助理青年教师成长,各校区骨干语文教师率先垂范开展教学示范课,带领老师们走进语文最真实的课堂教学现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徐燕娟校长不光是三井小学的领航人,更是我校语文组的总舵手。她扎根一线教学,带领语文组深入践行“求原”教育,彰显“求原”课堂的最美样态。对于备课组建设,徐校长给出了高位的指导意见,各备课组依照指示不断提高思想站位、细化组内分工、规范备课活动,针对作业设计更是早作准备、创意设计、精准落实。对于日常教学,徐校长总是携手组内教师,参与教学设计,并深入课堂进行观察研究,从而组织反思重构,每一位老师在参与中明晰目标、提高了把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学生们更是在课堂上拔节成长。
在第二次备课组活动中,徐校长躬身示范,面向四年级教师执教示范课《观潮》。徐校长将单元意识巧妙渗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感受潮声和潮水形态的变化,借助图片和实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体悟“天下奇观”的魅力,最后,在反复朗读和品析中学习情景交融的多维写法,并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徐校长时刻关注学生读、写、说的各项素养,更关注学生的思维拓展,以全息视角,从现代文、古诗、小古文不同角度解读主题。课后,徐校长还向老师们深度剖析了教材与课堂,老师们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教师观课心得:
四语 钱琦
徐校的课正如其人:洒脱开放,豪情满怀。整节课可以说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校的理性在于学生每次回答后,徐校都会理答,并针对学生的答案总结复习角度,回答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感性在于徐校的语文课非常注重朗读感悟,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朗读的气势,方法,甚至小到表情,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四语 孔春燕:
徐校长的示范课高屋建瓴,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思考。我对徐校长提出的“课前积累”要厚且实印象特别深刻。
本节课的课前积累摘录的分别是李白、刘禹锡等著名诗人写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名句,我们大部分老师对这四句诗的积累目标定位在引出课题、拓展素材、积累诗词。而徐校长却提出了更高位的目标:
1.课前积累的素材要紧扣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这背后既有天体物理学的知识,两千多年的观潮习俗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此外,钱塘江大潮还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教学时,如果能补充这些知识,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课前积累的设计要与文本相结合,为教学目标服务。这四句诗,第一句描述的是自然现象,第二三两句分别从声音、形态两个方面描述钱塘江大潮,与课文中的三四小节相对应。在积累时,教师有必要进行启发教学。
总而言之,一切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着眼点,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为着力点,以能级发展和思维提升为追光点。
四语 高亚莉
徐校长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领悟到了语文教学的专业性。从课前积累古诗到课文段落诵读,徐校用活力激昂的情绪调动起学习氛围,用多种方法对孩子们进行朗读指导。古语云“口诵心惟”,朗读是认识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语言的过程,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感受潮来时的汹涌壮观。(教师听课心得呈图片滚动模式)
五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五(6)聆听鲍书洁副校长执教的《白鹭》。课堂准确把握重难点,层层递进,立意深远。朗读指导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朗读中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体会表达情感,接着感悟白鹭的形象美、文章的语言美,最后升华主题——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知行合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在场的教师们都受益匪浅。
龙大校区一年级语文骨干示范课由经验丰富的李春亚老师执教写字课。进入小学的第一节写字课,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李老师用儿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田字格,学会正确执笔、正确书写。小小的“一”字里面也有大大的乾坤,左高右低像小桥,顿横顿才漂亮,李老师手把手的细致教学让每个孩子开始学习写好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骨干教师呈现出各具风格的精彩课堂,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学习资源。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研修,让思想生长、让改变看见、让成长拔节!
雁阵齐飞 备出精彩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课堂观摩后,各备课组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以微课形式统一集体备课,创设研究氛围,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前,备课组成员合理分工,组建单元主备团队提前精细化备课,其余备课组成员先进行个人初备。活动中,先由主备团队教师解读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再以微课方式演课说课。然后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探讨,提出修改建议,相互补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最后备课组长针对备课主题,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活动后,每个语文老根据集体备课,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内化调整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后反思教学、总结问题,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提出问题,再次研讨优化教学设计,让有效学习真正发生。
各备课组的老师们在每一次集体备课中都能各抒己见,研讨气氛相当热烈,现场不断迸出不同的思维火花,让每一课都研讨和打磨的高效而精彩,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学相长。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经验的收获,是一次有效的学习,是一次能力的提升。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既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又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掌握了备课的技巧,更提升了教学把控能力,在专业化发展中又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回归本源 作业变革
一切的研与教,都是为了让孩子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三井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追寻教育的本源,让教育回归它本来的面目,语文团队各备课组对于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改革学科作业形式进行了专项研究:
1.减轻作业负担:全面剖析学科课堂生态,将作业设计前置于教学或课中。根据求原教育理念下的成长能级,确立本土化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对课堂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研观察,保障课堂练习的时间和效果。
2.丰富作业形式:我们以全面融合的思想,拓宽了作业的类型,将作业内容分为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创意性作业,更结合我校的课程与基地建设,进行跨学科的作业整合和指向学生全素养的社会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素养领取任务,最后整合汇报。
3.开放作业实施:作业的实施路径是开放而有梯度的,根据各学科性质,我们鼓励设置一题多解的开放作业,并试行“提出问题--指导把关--作业发布--学生解答闯关--作业展示评价”五步走,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表达观点。在作业资源的开发上,巧用社区、图书馆、博物馆资源进行综合性活动。比如:五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汉字真有趣》,我们就走进了常州市博物馆,找汉字、认汉字、活字印刷玩汉字等,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要素,更深切体会文化魅力。
4.评估作业效力:我们一直坚持统筹规划作业,各备课组重点研讨,每周出一份作业周报,课程处跟进督察管理,确保各班作业的同步布置,达成教育均衡。此外,还实还将日常巡查和年级组督查相结合,发现各备课组作业设计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整体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针对有问题的作业设计采取跟踪观察,确保作业的规范落实、高效达成。
“头雁”领航,提升质量;“雁阵齐飞”,共研成长;回归本源,不忘初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相信在所有语文老师的群策群力下,井小语文团队会在“双减”的路上越走越明晰、越走越顺畅,共迈“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撰稿:秦嘉乐、金丹
审核:鲍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