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新北区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暨国家教育部“用教材教与学”项目推进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要围绕《中国梦 我的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进行课堂研讨,旨在进一步推动《读本》进校园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新北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曹燕老师全程参与并进行高位引领。
课堂教学
安家中心实验小学的杨文婷老师首先展示了《我们的中国梦——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堂教学。课堂在“大梦想家”轻松、愉悦的旋律中打开了“梦想之门”。分享家人的梦想,访身边人的梦想,知名人梦想,寻“梦想之门”之匙,聊自己的梦想,探梦想实现的意义和价值。这次特殊的“探梦之旅”让孩子们明白了梦想不分大小,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都是有意义的梦想,都值得尊重。
随后,三井实验小学的钱琪瑶老师带来了《强国必须强军》的课堂教学。钱老师从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入手,引发同学们对“国”与“军”关系的思考。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尘封的“鸦片战争”再度引发了大家对“强国”与“强军”关系的思考。“能战方能止战”“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课堂在频频金句中如抽丝剥茧般揭示了“强国必须强军”的主题。
课程研讨
课程研讨环节,杨文婷老师和钱琪瑶老师分别就课堂展示进行了说课,工作室成员积极评课。陈霄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课程设计创设了丰富的活动,能够深挖课程资源,注重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有倾听,有交流,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张文庆老师以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钱老师的课堂特色:习语金句,让《读本》学习有高度;情境探究,让《读本》学习有深度;辨析思考,让《读本》学习更有厚度;润心育人,让《读本》学习有温度;板书设计,让《读本》学习有力度。随后,周苏明副校长和马晓明副校长分别进行了高位引领。周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动,为《读本》教学作出了有益探索。马校长以三个“立足”对所有道法任课教师提出了殷切期待:《读本》的教学实施要立足于儿童的年段特征,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儿童的生活体验;合作探究的方式要立足于儿童的思维生长点。最后,曹燕副校长进一步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材解读、践行常态实施、达成合作分享。
工作室活动
最后,徐静主任主持召开了工作室会议,就成员分工、目标交流、论文写作、工作室考核等方面进行研讨与交流。首先,徐主任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进行了岗位分工并详细解读了具体的工作职责。随后,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围绕思政育人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以及在今后需要获得的帮助。接着,徐主任就论文写作进行了详细指导。她指出论文写作应注重平时积累,多阅读专业书籍,多关注思政有关的公众号以汲取新鲜养分,一旦有了写作灵感应及时记录以防遗忘。最后,徐主任指出,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应珍惜每一次学习研讨的机会,积极参与每一次活动,工作室将以量表的形式,就请假制度、过程评价、对标成长、年度盘点等方面进行工作考核,督促每一位成员不断成长。
本次活动,使道德与法治任课老师对国家教育部“用教材教与学”项目推进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有益的启发,相信这次活动定会助推道德与法治课程“用教材教与学”达到新的高度。
撰稿:孔春燕
拍摄:周苏明 孙 远
审核:徐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