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 徐燕娟
(2021年12月16日)
作为三井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我是徐燕娟,现将2021年抓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红色引领,让党史学习成为校园时尚。一是读党史,让党史学习活起来。党员教师通过“学习强国”、党史读本以及中央党校12集党史讲座等资源,有计划地推进党史学习,并建立通报反馈机制。支部每季度邀请宣讲团导师作一次专题党史辅导。二是讲党史,让党史学习用起来。支部动员党员及骨干教师踊跃参与“百名党员百节思政课”,将党史教育与小学道法等课程、国旗下讲话、英雄中队巧妙融合。三是演党史,让党史学习动起来。学校开展“重走长征路”春季运动会,做党的红孩子“六一”儿童节,“中国梦舞台”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呈现党史知识、革命历程、英雄故事,引导孩子们从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四是展党史,让党史学习热起来。支部精心组织参与“红心向党”摄影、书画、征文等比赛,党员个个参与,用多种不同艺术形式描绘党的奋斗历史,多幅作品在市作品征集中获一等奖,并在各校巡展。
2.红色堡垒,使组织建设紧跟时代要求。
支部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节点,开展“百节思政课”、“百件红色作品”、“百个英雄中队”、“百名党员亮身份”、“100周年纪念会”为内容的“红心五百●向党献礼”主题教育。表彰202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学习强国”积极分子。6月份组织党员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等红色基地现场教育。2021年7月,荣获“新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3.红色细胞,抓问题解决提升队伍活力。
学校三个校区125个班,300多名教师,党员总数103名。党支部联合工会、教师处、学生处开展师德公开承诺、《抵制有偿家教责任书》、党员示范岗等践行要求,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针对党员教师思想状况掌握情况相对较弱的问题,强化年级党小组战斗力,指派支委领导小组,增强细胞活力。近年来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力度减弱,班子成员主动“传帮带”,今年新发展党员3名,新增入党积极分子3人,支部储备生力军重新焕发生机。
4.红色互+,用办好实事扩大教育影响。
构建“爱家+”,党员先行。先锋群体同质建构,先锋党员、先锋中队、先锋志愿、云上先锋……为抗疫一线家长解决后顾之忧,课后服务解决家长实际困难。
党建+课程,思政融合。曙光摄影学校摄影课程定格红色画面,语文学科全息阅读课程中传承红色基因,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学科道德两难课程下培育辨证思维……让国家课程植入红色基因。
家校社政一体,共建联动。学校在周边社区及区环境局、常州市图书馆共建的基础上,借鉴友好单位党建经验,充分整合资源,联建联动,让党员教师有发挥作用的舞台,让教育服务功能优化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井小教育人,将始终牢记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党风廉政监督机制尚待完善和落实。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党风廉政、从严管党任务任重道远。学校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业务、轻政治”的思想,存在应付、表面化、形式化,缺乏针对性、长久性、连续性。从其原因看,学校发展工作压力大,目标要求高,日常工作细琐而繁重,致使部分领导干部把政治理论学习变成软任务,把学习当作表面文章的想法。
2.品牌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思考。2020年我校对党建品牌重新思考架构,把握立德树人时代内涵,升级2.0品牌“求原红先锋”。党建品牌建设离不开学校日常工作,但也有不同。如何与学校工作共融,又具有独特的品牌内涵,还需要专家的指点和引领。尤其是继续开发具有时代性、原创品性的党建+课程,探索的道路还很长。
3.双减落实及课后服务工作缺乏创新实招。党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如何确保党中央决策落地见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几个月实施效果看,还不能做到人民满意、学生受益、教师愿意。
认真反思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思想认识尚需提高。学校以品质发展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注重课程建设和专业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往往被忽视、被淡化,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党员干部对上级要求做的不得不做,应付了事或流于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时效性,成效不明显。
二是顶层设计能力不足。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对新形势下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和丰富党建工作载体,想得不多、不深,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没有形成鲜明的党建工作特色。
三是变革意识亟待增强。缺乏思想创新,被条框所束缚,和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缺乏特色。缺乏活动创新,党员意识不强,战斗力发挥不够等问题。缺乏制度创新,将原创性制度建设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唯有创新的制度才能真正开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三、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
1.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聘请部分家长、顾问担任师德师风监督员,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同时,学校设立意见箱,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改进工作。二是建立师德督导评估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学质量和业绩的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师德考评机制。量化细化考评机制,定标准、明不准,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师德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培训及教师职务评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2.打造先锋队伍。一是学习理论,让每名党员“能文能武”。制订个人学习计划,集中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并进行交流研讨。二是发挥作用,让支部成为“贴心依靠”。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开展各个学段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教师成长的途径和策略,三是注重融合,让党建聚引的效果“实实在在”。将师德建设与党建相结合,师德建设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坚持评选月度最美教师,年度“最美人物”和“最美团队”,弘扬三井精神,努力把教师锤炼成“四有大先生”。四是好事办实,让家长拥有更多获得感。把党员、骨干组织起来,利用家长大学平台,解决家长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3.凝炼党建+课程。学英雄、做先锋,开展丰富实效的教育活动。将党建活动建设成品牌课程,实现党工团队一体化建设,发挥全息阅读课程、曙光摄影课程、道德两难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等红色育人功能,继续开发一批原创“党建+课程”。
4.彰显井小气质。唤醒井小师生家长的正能量,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凝炼90年浓郁的历史气韵,争当常州市教育领头兵。这正是井小人所致力追求的——办一所具有求原文化个性的有气质的学校。
5.聚能党建共同体。三井小学规模大、师生多、服务面广,学校正处于勃勃生机的发展机遇期,高品质发展,更需要有精神力量的引领,支部将紧紧把握“井小精神”内涵,引领“求原红先锋”坚定风清气正、赶立潮头的拼搏勇气,凝心聚力,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