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稚读《三国》——童眼看名著(二)
三国风起
烟尘滚滚
纵横驰骋间
英雄辈出
明争暗斗中
义薄云天
井小求原学子
手捧经典
点亮赤子童心
《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小学期间,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名著,并进行浅碎化阅读。三井实验小学为了让经典读本系统化、儿童化的走进小学生活,开设了小学经典阅读的校本课程,创设了有趣的阅读情境,由任务驱动的方式,以“新”形式,读“旧”经典。
1月14日,我校四年级金丹老师、担任稚读三国校课的陈梦婷老师以及四年级13班的朱晟睿、侯汶辛、朱锦烨应邀参加FM103.4、AM846常州新闻综合广播的朗读者“童眼看名著”特别节目,与广大听众分享我校校本课程《稚读三国》。
典雅校区全体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节目直播。
校本课程 《稚读三国》
金丹老师向听众们和广大网友们介绍了《稚读三国》校本课程的理念,提出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古代诗文和历史故事,崇尚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有着模糊的认知和浓厚的兴趣,《三国演义》则是将生涩的历史记录变成了精彩的纷争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多,但是形象单一、个性鲜明,易于把握;战争场面虽然杂,但是渗透了精妙的计谋,刻画极为生动;诗文辞赋更是为书增色不少;其历史人物和朝代的厚重感都在文字表达中得以体现,然而,《三国演义》只是故事,并非史实,以故事引发学生探究历史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让学生在阅读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传承思想文化,形成初步的大历史观。
示范教学 《七嘴八舌话曹操》
节目中,陈梦婷老师带领三位小朋友进行了十分钟的课堂展示。
孩子们抓住人物外貌、武器和典型故事猜书中人物,并通过辩论的方式探究曹操,了解到在评价任何一个人物时,都要以辩证的思维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直播课堂气氛热烈、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学生真正成为了书本阅读的分享者和探索者。陈梦婷老师正是抓住该年龄段学生爱读故事、爱说故事的特点,让孩子们多动脑,多动手,组织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带着孩子们制作了三国英雄谱、兵器展,创编了三国舞台剧,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阅读,爱上经典。
阅读支招 从书本到实践
寒假即将到来,金丹老师从阅读方式和阅读实践两大方面,对学生如何居家阅读经典提供了几点小贴士:
1、趣阅读,巧交流
巧妙借助学生喜爱的方式阅读经典,可观看相关影视、细听故事音频,让学生看得懂,想要读。家长要和孩子及时交流,巧妙沟通,寻找孩子的兴趣点进行探讨。
2、乐积累,深探究
书中人物和诗词重在积累,可制定阅读积累清单,让孩子们假期打卡背诵。家长还可以结合真实历史,和孩子一起探究书中人物,从读故事到读历史。
3、有实践,重评价
阅读不止步书籍,我们可以让孩子走进常州博物馆,了解古人生活;我们可以带孩子走进三国城,感受三国微观战役场;我们还能放手让孩子制作三国桌游,为新年游戏添加快乐。
读书,读你,读世界。全息阅读为儿童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阅读,实现生命的美好!
撰稿:张姝姝
审核: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