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告别了温柔的春风,迎来了火热的夏天。新北区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本次活动由三井实验小学蒋燕芬主任主持。为全面贯彻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课堂转型为抓手,实现科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生长。本次活动以“像工程师那样……”领域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三井实验小学张良老师和奔牛实验小学李梦姣老师各执教一节研究课,河海实验小学陈雨薇副校长做主题研究性汇报,由王晓娟老师和陈国强副校长对两节课进行评课,活动最后由新桥实验小学章丽红副校长总结本次教研活动。
立足课堂,刨析问题真实性
三井实验小学张良老师执教四年级《像工程师那样……》之《制作LED手环》。在课堂中,张良老师根据现实生活中啦啦队队员表演需求这一真实问题出发,带领学生研究制作LED手环。通过研究LED特性,启发学生亲手制作发光手环。根据啦啦队真实的跳舞场景,启发学生通过跳操来测试手环特性,并引导学生对手环进行改进,使其更加丰富。
奔牛实验小学李梦娇老师执教三年级《像工程师那样……》之《肥皂》。李梦娇以小朋友洗手时用香皂为契机,通过启发学生观察香皂的外形、颜色、香味和功能等特点,带领学生制作香皂。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展示,在香皂制作中添加自己的想法,并利用气泡图归纳奇思妙想。
深度研究,助长教学研究力
河海实验小学陈雨薇副校长做专题讲座:《新课标下“像工程师那样……”领域的教学研究》。陈副校长从双减背景出发,结合2022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像工程师那样……”技术与工程领域面临的困惑,从实际困惑出发,提出解决办法。一线教师缺乏真实的工程领域的体验,始于任务终于任务,无法达成实效教学。对接工程学的“再设计”理念,从工程、工程思维和再设计三个程度推进课堂教学。结合STEM教学,以遛狗绳子为例,简单阐述教学思维,让工程制作课程更有效。
评课议课,提炼教学生长点
王晓娟老师从2022年新课标出发,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有机融入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两节课都有共同的优点:1.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工程问题;2.注重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要求标准答案,主张学生开放思维;4.开展丰富多样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改进中,王老师希望两位老师能够再优化教学评价语言,丰富评价语、提倡多种评价方式,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工程制作的乐趣。
陈国强副校长以新课标中“技术与工程、社会”领域出发,总结工程制作的四个要点:链接、真实、工程制作、迭代改进。1.链接。工程与需求链接、特点与功能链接、需求与迭代链接、技术与工程链接。2.真实:真实场景,即工程制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问题,即制作问题源于制作过程;真实的探究过程,即学生探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制作中的探究。3.工程制作:立足于产品制作全过程,全程参与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改进测试。4.迭代改进:提倡多次改进,循环上升;提倡在改进中感受成功。
总结引领,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新桥实验小学章丽红副校长章校长高度评价本次教研活动。章校长对张良老师和李梦姣老师的两节课赞赏有加,对两位教师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也非常认同两位评课老师的评课角度和评课内容。以专题形式的研究性教研活动,越来越凸显小学科学教师的研究性,越来越利于激发全区小学科学教师的研究力。
六月新北区小学科学“像工程师那样……”主题研究性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