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落实国家语文课程校本化高质量实施,打造井小“求原课堂”品牌,深化“全息阅读”研究,推进《用统编教材教与学》国家项目,提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井实验小学典雅校区语文教研组于9月9日开展了第二次语文教师培训活动。
查嘉俐老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求原课堂《搭石》。查老师的课堂走在前沿,紧扣新课标的新要求,板块清晰、教学目标明确、课堂环节通过符合学生阶段特点的方式层层推进,尤其是善于运用情境对话使学生感受课文中人情之间的“和谐美”。
课堂展示结束后,查嘉俐老师首先分析《搭石》一文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定位,五上“提高阅读速度”单元是统编教材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之一。接着,查老师介绍到她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围绕“提高阅读速度”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阶梯式的安排。搭石作为开篇,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连词成句读、借助关键句读、带着问题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起点和基础。既要提高阅读速度,指导方法,又要避免机械地训练,更要把握提高速度和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最后,査老师总结道:学生自主阅读文本,通过读文字,圈关键,想画面、悟情感。学习其中一幅画面。学生能够从美的画面、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中建立美感体验认知。
磨课就像磨刀石,磨出了一堂好课,也磨出了老师的成长、团队的成长。
不完美才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存在,教研组老师们八个人为一组,畅谈他们对这堂课或对阅读策略教学的看法。
曹明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评课,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高度评价了查老师在课堂上的活应变和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曹老师提出求原课堂还是必须要紧扣求原五要素——“溯源、自能、质疑、共生、高远”来展开。
接着,鲍书洁副校长对査老师的教研课进行了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査老师匠心独运,巧妙解词。这节课在词语的理解上处理巧妙。像学“协调有序”这个词语时,查老师采用了情景体验式的学习,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是什么意思,然后用一句“让我们进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吧。让孩子们进入了当时的人们行走的情境中,“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跟上去)”理解了人们行走的井然有序。学习“人影绰绰”这个词语时,先出示字典中的的三种解释让学生选择,再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选。老师又拓展了“绰绰有余”这个成语,再让学生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想象理解词语的意境。如此的情、境、意三者融为一体,语言与意义共生,词语理解落雪无痕、和谐自然,效果非常好。另一方面,査老师挖掘教材,拓展有度。查老师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建构。像阅读“一行人走搭石”时,把文中的优美句子转化成了一首小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带领学生进入了“协调有序”的节奏美中。这样的设计与文中美的主题相契合,同时深化、拓展了文本,引领孩子们看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也从中感受到了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这样的拓展目标感很强,是有效的。
阅读赋能强底蕴,书香致远悦人生。语文组的教师们还跟随茅丽老师去体验作家陈行甲的《在峡江的人生转弯处》。茅丽老师别出心裁地制作视频进行阅读分享,从茅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求理想、奔赴热爱的陈行甲,而精益求精、手不释卷的茅老师就是我们眼中那个追求理想、奔赴热爱的人。
新课标的学习是我们本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常态“学习菜单”。今天典雅校区备课组一起学习吴春来老师的报告《“独木成林”与“求同存异”——如何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视频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释了单篇课文和多篇课文实施学习任务群的可行路径,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语文教研组活动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扎根课堂,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撰稿:吴科慧 摄影:吴科慧 审核:徐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