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对数学教学的殷殷期待,9月14日下午,全体数学组的老师分校区开展第二次数学组教研活动,龙大校区邀请区兼职教研员王红菊老师指导、中央校区邀请区教研员李志军主任指导。以聚焦新课标,解读“运算能力”为主题,共同探讨国家新课标“计算能力的培养”提升工程。
课堂教学:
一年级董伊静老师执教《认识1-5》董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围绕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展开教学。
四年级陶钰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运算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课前通过“一除、二商、三减、四比”复习除法四个步骤,把运算方法迁移到新知的教学上。在选题上贴近生活,从学生阅读书本页数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技术融于课堂,希沃白板的应用,通过资源对比,讲清算法,明确算理。课堂上开展充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中提炼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整堂课做到人人参与,教学板块清晰、目标明确。
六年级陈沁老师带来了《分数与整数相乘》,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从算理到算法,通过细致的讲解及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评课议课:
研讨课结束后,老师们进行评课议课,大家围绕“如何有效提高运算能力”这一研究课题,就观课中欣赏之处、策略优化等方面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经验的教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让在座的每一位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龙大校区随机抽取3名老师进行评课,老师们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三年级张俊杰老师 、四年级韦蕾老师分别进行评课,分享自己的收获与建议。六年级张燕波老师、五年级周鑫淼老师分别从资源呈现、知识体系、算理理解等方面,提出了在课堂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要求及具体措施。
新课标主题交流分享:
钱晨、李慧分享《课标运算中的能力》的小讲座,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的分拆、重组、转化,反映出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体现。徐韵香老师围绕理论学习、运算能力的具体表现、常州市小学阶段数学学科运算能力测评、及日常教学建议展开了关于培养运算能力的分享;李婧玉老师从运算能力的内涵定义、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和运算能力的评价设计三方面,分享了她对运算能力的理解。
高位引领:
龙大校区王红菊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习惯和能力,从教学内容、主要目标和具体展开3个方面,给老师们做了专题讲座。最后王老师指出,对于一年级新手,要进行数感的培养,尤其要注重符号意识的培养,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中央校区由李志军进行高位引领,李主任细致点评了陶钰老师的课堂,对于陶钰老师的教师素养大加赞赏,同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新课标如何落实到教学日常中?李主任结合实例,细致分析答疑。鼓励老师们将书从薄读到厚,又要从厚读到薄。李主任真诚夸赞教师认真教学的态度,激励大家认真教研、思考、学习,在“三井大家庭”越走越远!
典雅校区陈玉主任围绕“传承”和“突破”两个词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本次课堂教学环节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开放的课堂,体现了从知识走向能力这一理念的更新。课堂中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因此在后续课堂中我们也要紧紧围绕资源推进课堂。关注知识间的联系,积极学习新课标,并在评课中使用新课标中的词汇。虽然我们使用的是旧教材,但是要有新课标理念。
我们有好学善问的教师,更有倾囊相授的前辈,每次教研活动对新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质的成长,相信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会快速成长,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也会越来越高!
撰稿:张雨亭、戎爱华、吴晓英
摄影:张雨亭、戎爱华、吴晓英
审核:蒋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