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即将迈入“双新”时代,为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新方案、新课标的理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思辨性教学研究”,推进《用统编版教材教与学》国家级项目,引领教师践行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转型,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铸魂育人的作用,9月15日上午,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开展了“窥见·新教学——基于课例分析的核心素养达成路径探析”活动。
(图1-6)
首先,老师们观摩了2022年江苏省道德与法治优课,无论是低段的《空气清新是个宝》还是高段的《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每节课的背后都有名师的不断打磨,一个动作、一句点评,都凝聚着无限巧思。为学生创设了兼具情境性、实践性、互动性、深刻性的精彩课堂。老师们细细品味,思考倾泻于笔尖。
(图7-13)
接下来,常州市教研员戴慧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转型》的讲座。讲座深入浅出,结合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为我们解答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究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等问题,围绕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通过创造性的举措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引导教师将学生发展核心目标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再转化为单元目标,最后转化为课时目标。让教学理念和学教路径不断兼容并蓄、落地生根。
(图14-15)
五年级备课组长李妍老师:
今天有幸听到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戴慧老师的讲座,她结合新课标和教学案例来给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作为六年级道法备课组长,我的关注点主要是怎样将新课标理念与六年级道法教材相结合。
其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一定要统照单元目标,把课时目标放在整个单元里去思考。其次,我们也要重视板书设计,板书可使教学内容可视化。最后,戴老师的讲话也深化了我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要注重从知、意、行三个角度展开,使得学生的体验更加多元化。除此以外,戴老师还结合案例解读了案例式教学、主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这次学习,我对道法课的目标、内容设计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会再接再厉,认真上好每一节道法课。
道法学科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职责。新课标提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核心素养,道法老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制定铸魂育人的目标,改变教学模式,营造有趣高效课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让道德与法治课更加绚丽多彩!
撰稿:钱琪瑶
拍摄:沈金鑫、胡晨、李妍
审核:何其佳